万物生长靠阳气!把阳气从头补到脚,这一方足够
(2025-03-05 23:18:18)
标签:
健康 |
分类: 生活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467999074924761&wfr=spider&for=p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可你呢?是不是还是手脚冰凉、头晕乏力、精神萎靡,甚至连吃口饭都觉得胃里一团寒气?别骗自己了,这不是“累了”,这是——阳气不足!
别觉得这事儿小,阳气是什么?那可是你活着的本钱!人死了,医学上叫“心跳停止”,中医上怎么说?“阳气脱散”!人活着,就得靠这口阳气顶着,阳气旺,百病不生;阳气衰,百病丛生。
倪海厦,这位传奇中医,一辈子都在告诉我们:万物生长靠阳气,阳气足,人才有精气神,才能真正健康!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阳气作没了,等到病倒了才追悔莫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从头到脚,把阳气补回来!
阳气,人体的发动机,坏了可不是小事!
先别急着找补阳气的方子,得先搞清楚,阳气到底是个啥?
用现代医学的思维来看,阳气就像你的“基础代谢+免疫功能+生理机能”的综合体。它决定了你体温是否正常、血液循环是否顺畅、消化吸收是否高效、免疫力是否强悍。
换句话说,阳气旺的人,身体运转高效,哪怕偶尔熬夜、吃点垃圾食品,也能迅速恢复元气;阳气虚的人,喝口冷水都拉肚子,走两步就喘,冬天一来,手脚冰凉盖三床被子都没用。
阳气不足,身体会给你发警告:
· 手脚冰凉——血液循环差,阳气推不动血,四肢自然就冷了。
· 胃口差、易腹泻——脾胃是“后天之本”,阳气不足,胃口就跟着变差。
· 腰膝酸软、怕冷——肾主阳气,肾虚了,整个人都像没电的手机,越用越虚。
· 容易感冒、怕风怕冷——阳气是人体的“护城河”,它一旦塌了,病毒细菌就能长驱直入。
说白了,阳气就是你的“生命电池”,电量满格,精神抖擞;电量告急,病痛缠身。
阳气的“杀手”比你想象得多!
你是不是以为,阳气虚是老年人才会有的问题?错!现在的年轻人,阳气比老年人还虚!为啥?因为他们每天都在疯狂消耗阳气!
·
熬夜不睡——人体的阳气,白天升发,夜晚收藏。你熬夜,就是在透支阳气,相当于把银行存款取光了,透支还不上,早晚破产!
· 冷饮当水喝——阳气主温煦,你一杯冰可乐下肚,直接把胃阳灭了一半,久而久之,肠胃寒凉,吃再多补品都白搭。
· 久坐不动——阳气靠运动生发,整天窝在沙发上刷手机,血不流,气不动,阳气也就废了。
· 情绪低落——中医讲“怒伤肝、忧伤脾、思伤心”,长期的负面情绪,会让你的阳气一点点被掏空。
你看看,这些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倪海厦曾说:“阳气不足,百病丛生;阳气充足,万病不侵。”他给出的补阳方案,绝对不是简单的“吃点补药”那么敷衍,而是从头到脚,全面补足阳气!
1. 头——阳气升发,先把“天窗”打开!
中医讲“百会通百脉”,百会穴就在头顶,是阳气汇聚之地。每天早上起床后,用十指轻轻敲打头皮2-3分钟,能促进阳气上升,脑子也清醒得快!
除此之外,尽量少洗冷水头!很多人头皮一受凉,就开始头痛、掉发,那是因为头部的阳气被寒气压住了,血不通,毛囊自然就萎缩了。
2. 胃——阳气的燃油站,吃对了才有力气!
早上吃热食,晚上少寒凉!胃是阳气的“加油站”,早上吃点温热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红枣蛋花汤),能帮你点燃一天的能量;晚上少吃生冷食物,别让胃寒化掉你的阳气。
倪海厦推荐的补阳食物:生姜、红枣、桂圆、羊肉、黑芝麻,这些都是补阳高手,适量吃,阳气自然充足。
3. 腰腹——肾阳是根,暖住了才有底气!
很多人阳气虚,肾是“重灾区”。泡脚+艾灸关元穴+多晒后腰,能有效补足肾阳。冬天尤其要护好腰腹,别让冷风直接吹到后背,否则肾阳一泄,整个人都会无精打采。
4. 双脚——阳气的出口,别让寒气从脚下进!
“寒从脚起,病从寒生。”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循环差的人,脚永远是冷的。
每天睡前泡脚,水温45左右,泡到微微出汗,阳气立刻升腾起来,睡觉都香!
现代科学怎么说?阳气真的存在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阳气,西医能解释吗?”当然能!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基础代谢、激素分泌、血液循环、免疫力,都与“阳气”概念高度吻合。比如:
·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代谢变慢、怕冷、精神萎靡,这不就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
· 血液循环差的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西医说是“微循环障碍”,中医讲是“阳气虚衰”。
· 长期不运动的人,免疫力低,容易生病,西医说“代谢率下降”,中医讲“阳气不升”。
西医用数据分析,中医用整体观念,两者殊途同归,最终指向的答案都一样——阳气就是人体的生命能量,没了它,健康无从谈起!
最后的话:阳气,才是长寿的真正秘诀!
你以为健康就靠吃保健品?错了!真正的健康,不是靠补品堆出来的,而是靠阳气养出来的!
阳气足,身体自然有自愈力,再大的病,也能扛过去;阳气亏,天天吃药,也难逃病痛缠身。
所以,从今天开始,少熬夜、多运动、吃温热食物、护好腰腹、坚持泡脚,把阳气补回来,让身体真正强壮起来!毕竟,活得久,不是关键,活得有精神、有劲头,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中国古代医学经典,关于阳气的论述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2. 倪海厦《伤寒论讲解》——其关于阳气的观点,广泛引用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 现代医学研究:《基础代谢率与人体健康》——中国医学科学院,2023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