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

(2023-03-02 21:25:45)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
当你听到“我现在哪里有条件结婚啊?”这句话的时候,请问你第一个反应会是什么?
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大概最先想到的是没钱。表述者的反问与听者的直接反应,都是很正常的,表明我们双方都受同样的世俗文化影响,以致谈“条件”的时候,就自然与金钱挂上关系。

这正是拜金主义驱动下的世俗文化,使我们在经意与不经意在受到潜移默化,就算你意识到的时候觉得不愿意,但你却已经非常实在地受到影响。本文,我不是想要谈论世俗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而是来谈论拜金主义驱动下的婚姻观念,是如何左右年轻人的思想,使得他们在跃跃欲试的爱情里望而却步。

好多人认为结婚还不应该是自己的事,担心结婚会给自己拖后腿,至少要先有一定的积累,起码是有房、车、钱了,才可以谈婚姻。所谓“有一定的积累”就是指在事业上的成就,担心婚姻会给自己的事业拖后腿。这种非常普遍的看法,流行于现在的社会,大家都一致认为不要太早结婚。所谓“成家立业,当然是先成家、后立业。”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先立业、后成家是比较合理的,所以我不多谈论,只是单方面来论述我的看法:先成家、后立业。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先立业、后成家”的现象产生与困境。

第一、 先成家、后立业,是一种传统,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大致都一样。但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人持相反的看法,都是被逼的,因为拜金主义的影响,结个婚需要几十万、几百万,“高富帅”或“白富美”成为标配,其中“富”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造成大家的观念就是:“没有钱,有什么资格结婚?”

第二、 先立业、后成家,是年轻人被捆绑的结果,大家的价值观念被锁定在“钱”上,几乎所有人都走向了“以财宝换爱情”的模式,所以大家都想要给自己积累一些财富,才敢去谈结婚一事。极少人会很单纯地因为爱情而结婚,真正地嫁给爱情,而不是嫁给金钱。可以肯定,那种纯粹为了爱情而裸婚的,就成为许多青年人可望不可求的梦,所以大家是有这份心,却没有这个胆。

第三、 先立业、后成家,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重担,也成为许多家长的心病。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迅速立业的,更是不多人可以在单身时期就达到财富的一定积累,反而因为没有成家,一些人没有责任意识而懒散,从而难以有财富积累。没有成家,对于家长来说是一种心病,特别是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长更是着急。

现在,我们看看“先成家、后立业”的益处。

第一、 先成家、后立业,上文就已经提过,是一个传统,更是人生的一种规律,是比较自然的人生阶段。

第二、 达到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都达到了生理的成熟年龄。成家之后,接着就是养育儿女。特别对于女性而言,其生理达到最佳生育年龄是26岁,能够顺利结婚、生育,必然对整个家庭来说是较健康的。所谓“三十而立”,若是30岁以后才考虑结婚,可能就会失去结婚、生养的年龄,且对后面的事业并无助益。

第三、 “家”是人生最重要的港湾,年轻人因有“家”,而不再有“心灵流浪”的感觉,在相爱的婚姻关系的基础上,夫妻一同去创造财富。在身心灵方面需要用婚姻来维系,以致达到身心的健康。明显,结婚是有助于身心的健康。较先立业后成家,先成家后立业更能够使年轻人在家庭关系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并激发出对家庭的责任。

第四、 对任何人来说,财富不能是“不劳而获”的,而应该是用双手和智慧去获取的,才能学会珍惜,也在夫妻一起的积累中更加促进双方的关系。试想,能够与自己所爱的人一起去创造生活、获取财富、分享所得,这是何等浪漫与幸福的事?其中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必修课,而整个“课程”有Ta的陪伴,这不正是成家至美的图景吗?

第五、 对人生来说,成家与立业是相伴的,不能顾此失彼,且真正的成就也不只是“立业”一项,包括婚姻家庭、生养儿女。因此,不管是成家、生养、立业,都需要有适当的时机。

最后,结婚当然不能随便,但决不能“钱”字当头,更应当在“钱”之外去择偶。你会发现,不以“钱”标配的择偶会更加理性、更显智慧,所建立的关系也更加理想、更具幸福、更能持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