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犯被押解进校示众说法”示出公权违法

(2012-01-08 14:31:36)
标签:

杂谈

“少年犯被押解进校示众说法”示出公权违法

 

                  

13日,一组题为《陕西咸阳在押青少年校园现身说》的照片引起热议。此举被指太伤人,有网友质疑无视《未成年人保护法》。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值班干警解释说,此举意在教育青少年,而非让当事人出丑。(《京华时报》15日)

  网民说警察将少年犯押解示众说法是“知法犯法”;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一位值班干警却解释说,举办这次活动主要针对辖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日渐低龄化的趋势,想通过这种形式对青少年加强教育、预防,并非让当事人出丑。这形同鸡同鸭说,因为网民质疑的是你手段违法,你却说动机是良好的,效果是明显的,这正印证了网上长期流行的一句话“你跟他讲法律,他却跟你讲政治”。

    从网上的相片看,“既有当事人在两名武警看护下发言的镜头,也有其戴着手铐被押走的情形”, 这种明显带有示众意味的现身说法,涉嫌侵犯少年犯的隐私。因为,少年犯虽然触犯了法律,应当接受刑事处罚,但是,法律并没有剥夺他的人格权、名誉权。相反,基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无论是侦查、审理、羁押,都需要特殊对待,《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也规定,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由此可见,警察将少年犯押解示众说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概地反对少年犯现身说法,警示其他青少年,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但是,良好的目的必须要有合法的手段相配合。如果在征得少年犯自己同意的前提下,由少年犯到学校课堂上以讲课的形式,与学生现场交流,进行现身说法,恐怕是一种双赢的措施。如此,既不侵犯少年犯的人格和隐私权,又能达到教育其他青少年的目的。而在广庭大众之下,由武警押解,并带手铐现身说法,与其是说法,不如说是示众,是羞辱,是用羞辱少年犯的形式来达到震慑其他青少年的目的。

   良好的目的需要合法的手段,非法的手段往往带不来良好的目的,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押解少年犯上台示众说法,或许在警察看来,通过这种形式能达到“对青少年加强教育、预防的目的,问题在于,台下的青少年或许看到的另一面,一个人只要犯了罪,他就可以被任意羞辱,被示众,人格尊严就不复存在,进而想到公权可以随意践踏罪犯的人格尊严。少年犯示众说法,却给青少年们亲身感受到公权可以随意侵犯权利和违反法律,这说法说的是那门子的法啊?法治的要义,就在于人人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尤其是公权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其次才是普通民众要遵守法律,违反法律必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如果用公权违法的形式让少年犯示众说法,等于告诉青少年,普通公民不可以违法,公权却可以违法,这会不会给青少年带来对公权的偏好,当无权无职之时不去违法,但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违法。或者,他们根本就听不过台上的说法,凭什么要我们守法,公权就可以不守法?

   一次公权的滥用为害烈于普通公民违法十倍,因为公权滥用后果严重,也容易让公民效仿,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警察不能用合法方式让少年犯现身说法,就不如不让他们现身说法,那怕这种示众说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