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高、功劳大,当官却贪”的悖论如何破解
(2009-09-07 23:24: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涛之评论 |
重庆“打黑行动”有了最新进展。9月4日上午,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彭长健在市委办公厅参加会议期间被市纪委的人当场带离会场予以双规,这是重庆打黑风暴中公安局落马的第二个厅级官员。同时,重庆市北碚区的副区长赵文锐、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的副检察长毛建平也被双规。(《武汉晚报》9月6日)
彭长健的落马存而不论,令我感兴趣的是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的副检察长毛建平居然也被“双规”,要知道,他是检察系统知名的“学者型检察官”。他具有法学博士学位,兼任西南大学教授,发表论文40余篇,合作专著2部,参与科研项目2项、获省级论文奖4次,2006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称号;他的功劳也大,主办和指挥侦办了一批重特大贪污贿赂案件,先后7次立功受奖。就这样一名“学者型检察官”,居然也充当了黑社会的“保护伞”。
但是,话又说回来,学识高、功劳大的人即使再加上道德品质好,也只能说他们相对更不容易被腐蚀,却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堕落。以往落马的“学者型官员”、“学者型法官”并不能说天生的道德败坏,但是,在一个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的环境里,在一个腐败收益大风险小的环境里,也难免让“好人”起了坏心眼。因为,人性中恶的一面,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苏醒。黄松有也好,张弢、毛建平也罢,他们掌握的权力是如何之大,所受到的诱惑是如何之多,但受到的监督与制约却是如此之少,难免让他们走一条腐败的不归路。
别迷信学识与功劳,重视人的道德品质,更要注重制度的建设,我们的“学者型官员”、“学者型法官”才能保持不变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