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志海马后炮南方电视台广东雪灾京广线杂谈 |
面对天灾,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看到,在广州,为了保证滞留在车站的十几万人不挨冻不受饿,方方面面都行动了起来,在火车站广场,工作人员和义工们在尽力疏导着人流,还为他们免费提供热水和食品,天河体育中心、广交会的展馆都提供给旅客们避寒,甚至民间的力量也在发挥着作用,还有网友在网上发出倡议,让市民们也能为那些旅客们送上一份温暖和爱心。
我们还能做点什么?能送一对翅膀给归家心切的人,那就最好了,可是不行啊!回不了家,怎么办?政府呼吁大家留下来,在广东过年。可是有担心:已经停了工的工厂会为走不成的工友们重新打开大门吗?本来已经平静的城镇做好了留下外乡客过年的准备了吗?
我们本应该做点什么?这次冰雪灾害,有说十年一遇,有说三十年一遇,也有说是五十年一遇。灾害再这么发展下去,说不定会有人说是百年一遇千年一回。没错,自然灾害有它的不可抗拒的因素,而老天爷好象看我们折腾春运十几年有点不耐烦,就专门找这个要命的时间给了我们一个大冷脸,让我们措手不及。有这么几个问题:在此之前,气象部门有没有做出中长期的天气预警?铁路部门在诸多的紧急预案中有没有考虑到天气的因素?本来,铁路交通是抵抗天灾能力最强的交通方式,为什么这一次却首先半身不遂?
天灾当头,自然灾害,似乎不用追究人的责任,但我们不能不思考,我们在埋头搞发展,是不是忘了抬头看看天?铁路实现电气化一路高歌猛进,可是偏偏遇到了风雪,脆弱的电网断了电,你机车再先进也只能是死虫一条。
广东人说冷,湖南人笑了,他说我们这儿下雪了,火车都动不了了;可是湖南人说冰雪,东北人要笑了,他说你那点冰雪算什么?我们这儿早两个月就已经天寒地冻大雪封山了,可是我们没听说东北的火车们出什么问题呀。
大自然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人一点教训,这几十年一遇的寒潮就让南方习惯了温暖的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了。老天爷说了:你不考虑我的存在,那我就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春运搞了十几二十年,老问题是年复一年地存在着,今年是史上最繁忙的春运,遭遇了史上最糟糕的天气,说是碰巧,却也是积重难返的一次发作。
天灾中的春运是一次责任大考
而春运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交通部门的事。它同样也是考验卫生、民政、安全等部门的试金石。 维系着交通、卫生、饮食、安全等诸多因素的春运,在这个雨雪冰冻的时节,早就不再是一块大大的经济蛋糕,而应该被公共管理部门视为一个检阅自身服务水平的平台。
现在,我们诉求于政府以人文关怀与责任履行来助推春运顺行,同时,我们更应该将春运视为每一个公民自觉践行公民社会责任的契机。要消解那些春运中的被困者与滞留者脸上痛苦与悲怆的表情,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公民以彼此温暖与关爱来投入与参与。在冰冷的灾害性天气中,让我们彼此的温暖,来让这个岁末天寒时节的中国春运,有一股强大的民生暖流,不断地传递和扩散。
所有的人都在关注未来的天气了,今天咱就当一回天气播报员——
中国气象局启动应急响应命令
根据命令,中国气象局等国家级相关气象部门,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区、市)气象局立即进入二级气象应急响应状态。命令中说,暴雪、冰冻天气,还将继续给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通信传输、能源供应及人民生活生产带来重大影响。
尽管长长的名单中没有广东二字,但是广东人不可能在这场灾害中高枕无忧,交通受阻物流停顿,必然造成肉菜食品供应的紧张,本来就涨字打头的物价更有可能向上突破,如果说过去的措手不及我们可以一拍大腿说真没想到,那听到了这样的天气预报,我们就不能再无所作为。
听说,火车站里的黄牛党在大量收购滞留旅客的车票,还听说有人把方便面卖到了五十块一盒的天价,你看,天灾也能成有的人发财的机会。也许还会有一些人看准了天象准备大发国难财,对这样的人要有所震慑,非常时期,要让趁火打劫的人付出能长点记性的代价。
刚才说了,雨雪灾害受影响的远不止是春运,春运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力供应掉链子。咱就说说这电的事儿:昨天国务院紧急召开了全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透露,这次极端天气加上冬季用煤用电增加、春运高峰到来、一些地方煤矿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煤电油运保障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十七省市区拉闸限电
电监会副主席王禹民说,入冬以来,随着全国性气温的降低,冬季用电负荷持续快速增长,电煤供应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电厂存煤下降,停机增多,受枯水影响水电出力又较往年偏低,全国共有17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紧张,全国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达到统调电力负荷的10%,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排责任,老天爷算第一了,可惜你罚它不着,再说了,全球气候异常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搞乱了气候的责任,那真可以说是人人有责。再接下来,那是电力部门的责任了,大雪一来,你的电网就出问题了,火车也开不动了;但是听了王禹民的讲话,好象这煤炭的供应也有问题,煤炭部门也有责任。有评论就说了:从“17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的新闻中,我们首先联想到了去年的“油荒”。为什么一出问题就会变成这样那样的“荒”?这在无形中给公众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使公众对我们电力主管部门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要想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那就要让事实说话。当务之急,是赶紧能让趴在铁轨上的列车能动起来。雪还要继续下,我们希望灾难不再扩大。
留点时间说说其他的事儿——刘翔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刘帅哥说担子更重了。刘帅哥是跨栏高手,他的价值就全仗着征服跑道上的障碍,能跑赢一个一个对手;我们没办法验证这跨栏水平和参政议政水平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刘帅哥说压力更大了,那倒是真的。2008了,刘翔还是应该全副身心地去备战奥运会。
其实全国各省市都在差不多同时开着两会,我们在关注广东省两会的同时也会听到来自其他省市两会的声音,在河北,有委员说河北省会应该改个名,在上海,也有人建议用方言播新闻,来保护方言。这些建议遭到了民众的炮轰:委员代表就这个水平啊?今天们就说说
广开言路才是当务之急
广东两会上,代表的尖锐发言被几次打断这件事儿,被舆论议论得很多,在上周五,郭松民写文章有此三问:一问:那位屡次打断李永忠的发言,又匆匆离场的人大代表是谁?二问:人大代表究竟应该什么样的政治品格?三问:法律对人大代表言行的保护,是不是还有不足的地方?从这件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保护代表委员的发言权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李永忠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当然需要保护,可是,如果他的发言不是那么引起大家的共鸣,相反的水平不高甚至是按网友的话说是“不靠谱”的,那他的发言权难道就不需要受到保护了吗?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让更多的从来不出声的代表委员们说话,哪怕是说错话,也比占着座位开太平会的绅士们要好得多。说错话有什么关系?水平不高又有什么所谓?当委员代表们都意识到他们的权利需要人民的支持,而人民群众对委员代表们的要求又能真切地影响到他们的言行,那就不愁会缺少高水平的、可以代表民声民情的委员代表,那就不愁接不到高水平的提案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