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 |
分类: BJQIQI转京城 |
每次去北京植物园,我都会进黄叶村转转,因为相传这里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地方。黄叶村地处香山脚下,过去属正白旗居住地,一年四季都被满眼的绿色覆盖,与这个大家印象里灰土头脸的北京城的色彩相距甚远。最近因为社会对新拍红楼剧的过分关注,黄叶村可能算到即将迎来旅游新高峰,所以之前一段时间都在闭关修葺。前些日子去植物园拍水生植物,恰逢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重新开馆,免费招待日,于是在飘着浓浓油漆味的黄叶村里,我重游故地。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出红楼梦,而这个梦到底梦成什么样子,肯定是会受到客观条件影响的。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87版红楼是一面影响各个人心底这个梦的最主要因素。其实,我也是。只是好歹我也算是个红楼迷,能够对我产生更重要影响的其实要数刘旦宅描的那套1981年发行的T69《金陵十二钗》邮票及M《双玉读曲》小型张。而且我认为,87版红楼多少也是受这套原画的影响的。小时候省吃俭用,花重金高价买了这套邮票及小型张后,便爱不释手,每天都用放大镜无数次欣赏每一个人物的细节。后来有了一套人美版的红楼梦小人书,画得倒是精致,但我始终被这套邮票的先入为主左右着审美。后来87版红楼因为与这套邮票审美基本一致,我才得以渐渐从邮票的形象当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动态的红楼影像世界。
前些天,我无聊在网上看了一套谢铁骊电影版的红楼梦。这套89版明星云集的红楼梦六部,不间断地看下来需要十个小时,真是辛苦。其特点是过于写实,完全没有了梦的飘渺与浮华,也可能与当时电影胶片质量有关,总体下来,拍得算是不功不过,除了林黛玉扮演者陶慧敏和赵丽蓉版刘姥姥尚算成功外,无论是刘晓庆饰演的王熙凤还是女扮男装的贾宝玉,或是古典美人何晴的秦可卿、大眼美人傅艺伟的宝钗,都表现平平。里面居然还有陈红(陈导之妻)演紫娟,李玲玉演尤二姐,更惊人的是马晓晴来演史湘云,何赛飞来演妙玉,气质的距离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所以,我相信大多数是是如我一般,认定了87版红楼梦形象的。不过话说回来,87版红楼真的能算是经典了,除了结尾太草率、除了妙玉演员选得有些西化、除了宝琴不够动人外,也没有太多缺点。估计再怎么翻拍,这剪辑水平、灯光水平可以提升,但这宝、黛、钗、凤四人的角色已经无人能出其右了。正因为此,我倒认为李少红是聪明的。
新红楼的奇装异服刚出来时,我也是一概否定的。但现在,我的态度却是肯定的,并且我是由衷地认为这种妆扮也是美的一种表现,只是它不一定符合我本固守住的对红楼梦群芳谱的形象。可不久我便释怀了,我并不能因为它不符合我心底那出红楼而去否定其新的美学的意义,或者等红楼水到渠成之日,人们也会与我一样认定这种美。换位思考,如若不颠覆原有红楼在大众心底的印象,那新版红楼在开拍之日起便是失败的。它注定了会被安放到那个与经典对比的定位里,也被那道无法逾越的高高门槛而残酷地划在槛外。
我个人认为,新红楼的意义应该在于对经典的重新诠释,不然的话,当08版红楼开播之时,你们继续守着87版红楼好了,因为新版与你们也无关。反正我还是对新版红楼充满无限期待的。
从黄叶村走出来,那片蜀葵普通的灿烂地开着,一如从去年到今年,都毫无变化。不知道是我的记忆凝固了,还是这时间真的停滞了。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便是每个人心底都应该有一出不受外界左右的红楼梦,它仅仅属于你自己。
http://photos.album.mop.com/c03/33/29/c9/826a63/1216639078608.jpg
1981年发行的T69邮票及小型张(刘旦宅原画)
1982年发行的上海人美版小人书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