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海棠 |
分类: BJQIQI拈花草 |
白海棠的首次集中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当属《红楼梦》的海棠诗社开社的集结吟咏之作《咏白海棠》,参与人员分别有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当然少不了热爱拈花惹草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以及诗社长贾探春。
《咏白海棠》系列是继《柳絮词》外最知名也最有水准的命题作文了,每次这几姐妹的诗赛结果几乎都是薛林二位成绩显著,当然这回也不例外。我将这几首摘录于此,优劣胜负一目了然,亦或各有所爱也未必。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薛宝钗)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贾探春)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贾宝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林黛玉)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史湘云之一)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史湘云之二)
我还是从众,也是觉得薛林二位的才气确在其他人之上。并且在这里,宝钗的那首更是胜过黛玉那首,后来研究红楼中宝钗性格的也大多以此首诗与另一首更著名的《柳絮词》入手,来分析出这个完美女人寂寞的内心。她们都喜欢以花朵自喻,故每人的感觉都不相同。这应该就是各花入各眼吧。
其实红楼梦中的白海棠,在众红学人眼中应该是白色的秋海棠(本日志最后一张图片),但除却季节原因,我则认为海棠四品当中的白色品种木瓜海棠更符合诗句中的感觉。特别是黛玉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完全就是形容这随风即零的蔷薇科海棠的样子,而和又矮又结实的秋海棠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白海棠的美在于盛开过后的飘零,即使是春光明媚的午后,立于一树洁白之下,阳光很美,冷清地透于嫩绿的新叶洒下来,顺着方向,我发现更美的便是洒落一地的白色花瓣,轻盈却不会弄脏衣鞋,这应该是葬花一族愿意看到的世间越来越稀缺的场景了吧。
那段白海棠盛开的春日里,我们经常行走在这白玉亭亭的树下;现在这个只能回忆的夏季里,我们则为有这样如白雪飘零般浪漫的回忆而心存感激。感谢这个世上有这么多动人的美丽,我则要开始继续寻找它们的旅程了。最后祝明日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好好发挥,因为前方便是你们更美的风景。
敬请期待海棠四品收山之篇
上图为白海棠(蔷薇科,木瓜属)
下图为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