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different (1)——关于走路姿势
(2012-05-08 22:22:10)
标签:
走路姿势气质健康身体 |
分类: 心丝路 |
在斯德哥尔摩转了三天,每天从早走到晚。第一天有点累,揉揉;第二天脚有点疼,晚上回来用热水“泡脚”,舒服许多。第三天再次上路,没走多远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脚会疼的问题。我问老公,你的脚疼吗?他说腿累了,但是脚不疼。可是我的感觉就很不一样。我是全身哪儿都不累,腿也不累,让我跑步都可以,可是走路的时候脚会疼。
原来,我们不一样。——We are different.
我问他,你是脚跟用力啊,还是前脚掌用力啊?他说,是前脚掌用力啊。
前脚掌用力?那为什么我走路的时候是脚后跟用力呢?
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事情。走远路脚会疼——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是这样,其实不是。首先,每个人对“远”的定义就不同,有的人连着走三天才说“疼”,有的人走一个小时就说“疼”了;其次,每个人的“疼”深究起来也是不一样的。我只知道我自己怎么疼法,却不知道别人的疼。别人说“疼”的时候,我就以为是走累了、歇歇就好了。——这只是凭我自己的经验做的推理而已。
那我该怎么走路,就能避免脚疼呢?我想起妈妈说过的,用前脚掌登地用力的说法,可以保护足弓。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走路的姿势。这么一走,我的身体自然微微前倾,自然收紧小腹,大腿肌肉开始感觉在用力了,比以往更加用力些。就这样又走了一天,晚上回来的时候竟然没觉得脚疼。不用揉,不用泡脚,也不觉得累了。
我把我的“惊人发现”告诉了老公。他说,从来没见过一个像我一样没有“common sense”的人,这叫没有“常识”。天下的人都这样走路,怎么就成了“新发现”了。我大笑。
Common sense,常识。曾经以为我自己是世界上最有common sense的人,其他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奇怪之处。其实,就在我评判他人的时候,我自己就是在重新审视一切、最爱拒绝common sense的人。拒绝,拒绝一切常规,最爱特立独行——就是“没谱”。
想想我的“no sense”是怎么来的。我的走路方式,从小到大,都被称作“有气质”。“有气质”是一个评价,我一直都不知道什么叫“有气质”。于是,从人们的反应来看,我把它当作一个褒义词,自然而然地,就认为我的走路方式很好,没问题,别人都被要求向我看齐(虽然我自己很困惑)。特别是军训、走正步、举旗子这种场合,我的与众不同的走路方式,显得格外“有气质”,立刻“鹤立鸡群”,被选为走路的模范。真是有趣。以前总是被夸奖的走路姿势,正是我自身的缺陷导致的。
我竟然毫无知觉地,一直都在用脚后跟用力,走了这三十年。老公问我,你是怎么回事?我想了想回答他说,那你得问1岁时候的我了。
我一下子顿悟了许多事情。难怪我站着照相的时候,肩膀过分向后用力,腹部不自然地挺起来,整个人在相片里显得很不自然。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有气质”的人会如此不上相,而“没有气质”的人照相的时候却特别自然——自然,当然了,“有气质”是多么不自然。
别人对我的这个评价,只是属于别人的评价,并不属于我,因为我始终不明白什么叫“有气质”的走路姿势。我不太会维持身体平衡,显得比较慢,身体比较刻板。我不会跳远,小时候总是被评价在体育方面很“笨”,从小学到高三,立定跳远就没有及格过。现在想来,真是太对了。我从来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用前脚掌用力(力度和别人不同),腿部肌肉的功能自然也和别人不一样。任何需要快速反应、跳跃性的运动我都不擅长。我喜欢跑步,慢跑,长跑,这些我很擅长。因为跑步的时候总是用前脚掌登地的——看来我的身体最知道我缺乏怎样的锻炼,其他的都被自然淘汰了,就去做一些“正常人”不感兴趣的运动(我指的是普通人中的正常用前脚掌走路的人,不是长跑运动员)。小时候,我的鞋子总是脚后跟磨得快,妈妈总是很奇怪,因为一般人都是前脚掌的部分磨得快。所以我穿鞋特别“不费鞋”,从来没有被磨烂的鞋子。妈妈还会说我走路很“懒”,不用劲儿,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上下楼梯的时候也特别小心,因为别人只要确定脚的前半部分着地就行了,我在楼梯上都要确定整个脚都踩在上面、脚后跟踩结实了才行。所以我的鞋头容易在上楼的时候被磨坏,只是不至于磨烂。
“有气质”“笨”“懒”“不费鞋”“不及格”——这些是别人贴在我身上的标签。它们说的都是我,可是在我看来,它们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完全不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这些概念与我自己的感觉是脱节的。
正是我的姿势一直在提醒我去体会自己的感觉。只是一直以来,旁人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标尺去测量我、评价我,我却对自己的感觉相当无知。走路的姿势,是从脚的感觉和力度,到腿的用力方式,到上身的肩背如何平衡,到胸腹协调,到颈椎和头如何摆正。我的走路姿势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和我的恐惧有关吗?和我的直觉型性格有关吗?和我爱世界的方式有关吗?和我与妈妈连接的方式有关吗?和我的心感受世界的方式有关吗?我的直觉告诉我,都有关。身体的一切生理和病理状态,都和心理、精神状态有关。
Common sense,到底什么是common sense?普通人、正常人的生活,人人都一样,真是无聊极了。可是,正是在“人人都一样”的表象中,自己的感受却是独一无二的。我的感受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正在发现我自己。要想让生活充满趣味,就放下评判,放下抗拒,只是带着好奇心,去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