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啊,书!(三十五)

(2007-11-29 23:42:58)
标签:

人文/历史

书文化

分类: 书人书事
 

书啊,书!

 

董桄福/

 

40.

这十多年来,文化一词可谓“逐流随波”,十分亲善,几乎于所有的行业,物品牵扯上了关系,进而接了不少的渊源。任何的物质只要于文化结缘,似乎就减少了不少的俗气,增加了不少的灵气,即便等而下之的物事也可以登堂入室的样子。

茶文化,酒文化, 烟文化……这是传统的。鸦片文化,娼妓文化,其实也一点不年轻。

不用举例子的写作方法了吧?世界之大,物事之多,行业之广,又怎么能举得完。

我也不是要去探讨那些所谓的劳什子。我是想用同样的“文化”特性关注一下书籍。

恰恰就是这个最富有文化的东西却一直在文化的边缘,在视域之外。

我们很难得听到“书文化”一词,不是么?

不是没有这个词,也不是没有人关注,更不是书籍本身没有文化,但是,相对于别的,我们对书籍本体的研究的确不多。

书籍与现代人的联系应该说是越来越紧密了,大部分人的成长道路是从进入学校“读书”开始的。生命品质也是与书籍发生联系后开始改变的。但是,真的,我们缺少对书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研究。

看看关于书文化的出版物就知道了,似乎不多。

虽然,与书文化有关的出版物不少,或者说,与书有关的出版物不少。但是,都只是探讨书文化的材料。并未进行全面的梳理概括,系统升华出一门“书道”出来。就像现在风靡大江南北的“茶道”那样。

书不值得这样做么?不是,书比茶比任何别的物事更能塑造人影响人改变人成就人,书是这一切的奠基。

但是,恰恰被忽视,大有“无所谓”的感觉。

事实上,从人类与“书”结缘以后,到底有多少的事件,多浓郁的情怀,可以成为千古文事。大凡与书籍有关的,比如文字的演变流程,图书史,材质流变,印刷制作,装帧设计,写作,编辑,出版,发行,珍藏,保护,传承……书文化细胞已经成为所有文化的基因。茶无论多“文化”,不是还要借助书卷传承么?

遗憾,这个主题被冷落得几乎不成为主题。

目光所及,见过来新夏先生的一册《书文化的传承》,多少对书籍的流变历程有些追溯。但是仍然感觉粗泛。最近得到一本署名施金炎编著的《中国书文化要览》,用编年模式整理从史前到1840年的古代书籍进程,资料丰富翔实,算是难得的好书。明确的提出书文化的概念。看了一下版权页却有些遗憾,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月第一版,印数仅1300册。这其实也说明,书籍作为一个独立文化主题的位置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书籍记录了大千世界的多少恩怨情仇,多少的岁月沧海。但是书籍自身在成长演变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事件,早已应该是文化研究的核心之一,却仍然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难道没有感到一些遗憾,难道心中就没有一点对书籍的亏欠,偶尔升起一些“不平之鸣”?

我是有的,而且越来越浓烈的样子。很想对书文化的梳理,反思,记录,发扬光大作些事。

也些,将近一年多以来不断写作的这些随笔文章就是书文化细胞的存留吧。

即便,很多人都把这个当作茶余闲书,饭后杂文。但是,与书籍有关,在我看来就是与本体有关。书籍,如此这般的与人类的成长历程血脉相连,难道不值得给与相应的一些关注。

这也许是带有人情的文字诉求,但是,书籍与人类的这种关系,从学术的层面难道是可以轻易绕过的么?

我们的孩子两三岁翻图画书,四五岁进幼儿园,然后就一辈子都要与书卷纠缠,但是我们却没有能够从书是什么?书与人生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怎样让书卷改变人生……等等方面,做要言不烦的指导——因为没有这样的书籍,也没有这样的课程——难道不是一种遗憾?

所以,我想,书文化大可以像茶文化,酒文化一样的倡导一番。

出版一些有趣的读物出来,专门介绍书籍的种种,甚至在学校里面开设专业课程。让孩子从小学开始,逐渐就知道种种“书事”。对读书,也就不至于仅仅是为了顺从父母的心愿,而是真正懂书,知书,爱书,惜书。让这件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变得神圣些,这样,有助于塑造读书人更好的品格。

书文化绝对不仅仅针对书,与书有关。书的背后是人,前面也是人。

通过研究书文化,其实是更深刻的解读人类。

人的智慧与书籍的成长血脉交融,无可分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