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人皮书 |
分类: 书人书事 |
书啊,书!
董桄福/文
39.
今天的新报登了一则关于书的新闻:
一本令人毛骨悚然的17世纪的人皮书将被拍卖了,这本书据信是用“火药阴谋”的同谋者亨利·加尼特牧师的皮肤装订而成的。
这本书名叫《惩罚野蛮叛国者的全过程:加尼特,耶稣会教士和他的同党》。发生于1605年的“火药阴谋”是一群亡命的英格兰乡下天主教极端分子试图炸掉英国国会大厦,并杀掉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新教贵族的一次并未成功的计划。亨利牧师声称他并未参与此计划,但是他承认知道阴谋的细节。他警告了阴谋者,但是阴谋者没有理睬他继续执行计划。尽管如此,加尼特仍然被判通敌罪,在1606年5月执行死刑。据传说,行刑现场的一根带血的稻草逐渐变成了牧师的脸,会在书的封面显现。
这是一种最让人震惊的书籍材质:人皮!人类的创造力真是和内心的凶残一样的无限啊,在任何时代任何行业任何事情上都可以让相对善良的同类感到意外。早已听说过有人主动捐出遗体皮层,制作书卷的封面。作为一种纪念或者探索,情有可原。但是,强制性的将人皮做如是用途,则是在纳粹身时代才可以理解的事,基本上也是于病态的爱好有关。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一个俘虏收容所所长的妻子,对人皮,特别是有文身图案的人皮非常感兴趣。她就利用丈夫的职位,残酷杀害了一些身上有文身图案的俘虏,用他们身上的皮制作成一些书的封面,其中包括希特勒的影集、《我的奋斗》和她自己的日记本。在20世纪的人类文明社会,这是一种非常恐怖和变态的行为。
这是书文化发展中血腥的一页。我们知道制作书卷的材质从甲骨开始,经历了青铜器,竹简,帛锦,丝绸,羊皮,纸莎草,直到纸张……直到现在风行的无形电子数据比特,是一个书文化发展流变的漫长旅程。但是,这其间居然有过用人的皮肤作为书卷的封面,甚至制作整本书,这样的书籍是可以阅读的么?
假使有一个阅读习惯并不是太好,喜欢一边翻动书页,一边先将食指放在口腔里面,用唾液弄湿,然后便于将叠合的书页翻起……拜托,要是这本书刚好就是用人皮制作的,那么,这样一个不断重复的翻阅动作不就等于吃人么?
书籍诞生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将人类领出野蛮的动物时代,如果从书卷中学习到的种种本领最终却是用来将人皮制作成书籍,我可能会怀疑书籍诞生的价值和意义。
知识和智慧的推跌本来是要让生命的层级上升的,书卷就是台阶,如果是青铜器,石头,纸张……等等堆积出台阶,这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价值共振。但是,书房里收藏,手里阅读,并用来获取高额拍卖价的书卷如果是人皮做的,这个台阶怎样理解呢?
又怎样让阅读者攀越,达致更高的灵性境界?
关于书卷,似乎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有解读不完的文章,书卷,一路走来,也充满着坎坷和荆棘。
看来,书卷的材质研究应该是书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人皮制作的书卷,如果在深夜阅读,是否会突然从字里行间走出那个死者的灵魂,在读者翻阅的瞬间,清脆的问候一句:晚上好!
幸好,我手头报道这个消息的报纸仍然是纸张,正宗的新闻纸。这样的担忧多少有些消减。
幸好,从人皮书记载的区域看,大多分布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它的涵盖范围可能不止于此。据统计,人皮书目前在世界上也就100多册的数量,主要分布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
不至于在书店买书或者旧书摊淘书的时候突然就领一本回来。
在文字,内容之外还得去弄清楚书卷是用哪位先生或者女士的皮肤“打造”的,那该是多么恐怖的事。
幸好,相关历史学家还会安慰我们说:
“我们在谈到人皮书时可能感到非常恐惧,但是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他们对人体的认识与现在是不同的,许多时候是把它作为纪念品留下来的,在非洲和西方一些古老国家曾经非常盛行的“木乃伊”文化就是与此相类似。”
更多的美国和欧洲历史和考古学家甚至认为:很难对人皮书出现的背景做一总结和归类。因此,只能这样认为,人皮书也是书,它承载的功能之一就是记录历史,并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皮书封面和内容的来源。
尽管如此,让我这样的爱书人原理这样的书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