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片影评 |
搞一次个人博客的
“健康”和“卫生”检查如何?
博客文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最近看到很多纸煤也开始对博客进行一些深度的研讨。对博客发展来讲,这是一个好现象。博客在传递信息,思考现实,关注社会,相互交流以及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一些博客作者为了想使自己快速的获得影响力,提高点击率,的确也刊发了很多并不成熟的文章,包括我自己,过后再仔细看,发现其实还可以写得更好的。
更有一些文章文词真的过于低俗,自己虽然只是图一时的口舌之愉,但是一旦进入公众媒体,那么这些文章恐怕就不是完全个人化的了。博客虽然说被称为网络日志,毕竟不同于自己的私人笔记本,锁在抽屉里,几乎是秘不示人的,无论怎么写,也无伤大雅。
博客文章千人万人阅读,是会产生作用的。
尤其是博客作者的影响力越大,读者越多,发表文章就应该越慎重,最近看到由于白烨发表了批评“80后”的文章,引起韩寒的不满,发表了系列的反驳文章,且不论“80后”写得如何,那些反驳文章的确充满太多的粗口脏话。以致发展到太多的追随者到白烨的博客上穷追猛打,骂骂骂,最终导致白烨将博客关闭了。白烨的告别词说:“少了这个博客,虽然少了一个交流的渠道,但也少了一些不可预知的麻烦,所以,关了这个博客,很有如释重负之感”。这是一句大实话。其实,类似的事件只是重演,年前,诗人黄怒波就因为看透了博客上的太多的问题而决定永远不再写博客。
我们当然不希望越来越多的专栏作家因为写博客带来更多的麻烦而将之关闭,也不希望读者因为对文章的逐渐失望而不再继续浏览。所以,专栏作者们不时来一次个人博客的“健康检查”和“卫生检查”看来是必要的。
记得专栏作
基于以上观察和思考,建议博客网站及所有的专栏作者来一次“健康检查”及“卫生检查”。
就网站而言,主要是针对作者本身无法管理的热评文字,为了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氛围,建议将任何文章后面明显是挑衅、辱骂、过于色情的文字删除。这除了可以净化网络环境,也是对网站运营发展的考虑。新浪网已经因为链接作者对企业的辱骂文字,输掉了官司,要承担连坐责任了。在运营商的平台上,如果老是保留或者有太多辱骂性的文字,那么迟早有一天会为此付出代价。
专栏作者则检查自己的文章里面太多的图一时之愉的语气词、句子。笔者本人有一个又是朋友又算得上是忠实读者的“检查官”,经常在我的文章发出后给我的QQ留言,指出不时出现的错别字和语病的错误,个别观点的极端。也经常会在文章发表后不断去修改。的确受益颇多。
作者们在检查时可以制定一些适合自己的相关标准,我自己的写作和检查的参考标准如下,供大家参考:
1.
2.
3.
4.
5.
6.
我们当然不可能“一句三年得”,但是“文章不厌百回改”应该也有道理。事实上,文章优雅、优美,最大的作用是悦人的同时也树立了作者自己的良好形象。尤其是文学界,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文如其人”,“文学就是人学”,的确没有必要因为点击率而将自己的形象毁掉。老是用流氓文词,老是“笔下无章只有脏”,读者对作者的评价也不会好。
价值中国网对专栏作者有一个要求,每天发表的最多文章是五篇,超过这个数字系统会自动提醒:为了保证文章质量,不可以再发表了。除此之外,系统管理员还对文章进行了很认真的审核,我的一篇文章放置的栏目不太准确,管理员还特意留言说明并更改放置到更合适的栏目,让我很感动。这些细节,不是可以参考学习么?
至于作家本身认真写,读者不读,那是读者的事情;至于认真写以后还是有人用粗口来骂,也不必太在意啦。狗咬你一口,也咬还一口不是将自己也等同于狗了?实在没有必要。
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各位作家刚才发表的那篇文章开始,来一次自我检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