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告别巫师与消解中心

(2010-01-19 10:13:24)
标签:

时尚

财经

姜洪军

it

管理

杂谈

分类: 产经评论

(作者姜洪军,原文刊于2005年1月的《中国计算机用户》周刊上)

 

在远古时代,知识掌握在巫师手中,巫师拥有知识的垄断权和解释权,书写的知识和把语言永远记录下来的能力就意味着权力!无知的芸芸众生自然要对巫师予以极大的敬意,当更多的人掌握知识,告别对巫师的依赖,人类也就进逐渐告别蒙昧。

 

IT技术曾几何时也被神话,掌握技术的工程师也自然透着几分神奇,这不是夸大,十几年前,一个企业的计算机室往往是工作条件最好的部门,空调伺候、出入要换鞋,甚至要换上白大褂,因为里面有电脑。

 

随着电脑的普及,低端的产品不得不放下架子,而高端的产品,譬如能进行高性能计算的设备,覆在其上的面纱仍忽掩忽现。“高性能计算”这种称呼本身就有着自我拉升的意味,你要是听到“高性能拖拉机”、“高性能空调”、“高性能锅炉”、“高性能车床”,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

 

厂商也许愿意继续给高性能计算产品继续套上神秘的光环,但广大的用户在逐渐的使用过程中,更愿意把它列入固定资产中,而且会叹气它的折旧太快。

 

其实,IT领域的先驱往往愿意把这些设备看得平常一些,1945年震撼世人的是原子弹,可不是用来计算的设备——那些今天电脑和高性能计算产品的鼻祖。

 

Internet起源于美国的ARPANET计划,其目的是建立分布式的、存活力强的全国性信息网络。1962年,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就是说,尽可能不要技术中心。IT技术由此进一步衍生开来,但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IT技术领域的专家却偏离了这一思路,偏偏要形成计算中心。

 

在包括高性能计算设备的IT技术与产品更多地走出计算中心的象牙塔,更多地与业务和生活相融合,我们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大普及。

 

请试想一下,十几年后一个普通人手上掌上设备的计算能力,已是今日高性能计算设备所望尘莫及的情形,以那时候的眼光,该怎样称呼今天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