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书店行旅记
(2015-07-28 09:23:31)
标签:
文化书店合肥口袋卡夫卡 |
分类: 深圳商报 |
这几年,陆续到合肥去过几次,做读书活动,参加文化庆典。每次去,都去不同的书店闲逛。看看书店风景,看逛书店的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固然算不上是千姿百态,也是极为丰富的内容。
不管书店被定义为文艺书店,还是城市阅读空间,它们所承载的是文化传承功能。我到合肥去,朋友感叹,逛书店没有以前那样有氛围了,书店在转型,在寻找适宜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大部分独立书店都有所尝试。
但合肥的独立书店,整体算不上多,有味道,或者可涵盖其主要精髓。今年上半年,合肥增知旧书店因付不起房租而歇业。网上发布消息之后,出人意料地火了一把。这几年,全国各地的独立书店,大都有如此的消息。但过后,我们对独立书店的关注,却未必是常态。
那么,在合肥逛书店,给我的感受是,书店不必大,也不必奢华,能有购书的氛围,与三五好友交流,最相宜。
卡夫卡书店的文艺范
在中国的独立书店当中,曾存在过两家以卡夫卡命名的书店。其一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诗人唐丹鸿在成都做卡夫卡书店,开业没多久,就因为店内的人文书籍和文化活动名噪一时,成为了成都当时的文化符号之一。那时的成都书店流行做文化沙龙、讲座、诗歌朗诵会,诗人、艺术家穿梭其间,构成一道风景线。其二就是在合肥的卡夫卡书店了。
这间书店是面向大学生和文艺界人士的,主要开展签名售书、作品研讨、艺术展览以及各种文艺活动。书店还将作为中国诗歌博物馆的临时馆址,将中国诗歌流派网征集的民间诗刊和个人诗集在这里展出。看上去很不错。
卡夫卡书店位于居民小区里的五楼,房间不是很大,小巧,别致。隐藏在这样的书店,应该说顾客不是很多,大都是文艺青年爱聚集的地方吧。
刚好王道兄出版有《流动的斯文》,讲述合肥张家的故事,于是就选择在卡夫卡书店做一场分享会。于是,就这样,一二十位朋友在书店里聊阅读,聊合肥张家,聊地方文化。
像这样的活动经常会举行。店主许多余玩音乐,也写小说。第一次见,大家交流很愉快。他找出我的一册旧书,签名,正儿八经地放在书店里。这样的事,可能很多书店不会做的吧。看上去有附庸风雅的味道,却给人别样的感觉。
在去年,这家卡夫卡书店改在了大摩广场四楼,店名也变成了许多余画廊书店。许多余尝试将画廊和独立书店结合,选书多为中西方经典文学、历史、哲学以及现代诗歌,并在店内放置绘画、雕刻等当代艺术品,让整个店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型的装置艺术展览。
保罗的口袋书店
在合肥的保罗的口袋书店有三家,我的朋友蓝紫木槿说是“大口袋”、“小口袋”和“金口袋”,想来是因书店的大小来分类的吧。听上去,这店名就惹人爱。
位于常青街道的“保罗的口袋”是合肥最早的独立书店之一,也是“大口袋”。店名“保罗的口袋”就得名于这个楼层数字“7”。“童话故事里,保罗缝制了一个魔法口袋,因为‘7’是魔法最大值,保罗就把口袋放在七层高的地方。坐落在7楼的小书店也要拥有同样大的魔力。”这是由三位70后文艺青年所开的店。
此前,蓝紫木槿曾在文章中提到:保罗的口袋栖身于一栋公寓楼内,由一户单身公寓改装而成。一厅一卫一厨一个狭长的小阳台,但是设计却非常温馨,看得出主人在改装这个公寓的时候是怎样的绞尽脑汁,细腻到每一个角落的设计都很用心。空间虽小却能容纳多位读者,且并不让人感到逼仄。那天一早,我们几个人去逛明教寺,那是与张充和有关的寺院。随后,就去了“大口袋”。
真是不凑巧,虽是已到了上午10点钟,书店还没开门。我们拍照、等待,从门外大致可看到书店的场景:根据各个区域的大小划分不同的功能区,阅读区、小型演出区,比较私密的茶饮咖啡区。据说,来这家店的人不少。
第二次再到合肥,意外地看到了“大口袋”的全景。虽说算不上惊艳,但我知道,有这样一间书店,其实已经说明了合肥人对书店的热爱了吧。
纸的时代书店
位于合肥大摩广场5楼的纸的时代书店,是厦门纸的时代书店的连锁之一。我第二次到合肥,就是来此参加公共知青沙龙的首届安徽好文字活动。第一次在合肥看到这样的书店,才觉得合肥书店有时尚的感觉了。
2014年5月,书店营运,它是合肥第一家实行周六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店面3000平方米,号称“安徽规模最大的民营实体书店”。书店里,功能齐全,从书的品种上来看,内容丰富。书籍的陈列、书架的间隔,极具视觉效果。而在它的不远处,还将建一座凤凰书城。逛书店,跟店员聊天,收获多多。这家书店的运营方是大摩广场,据说广场的修建都要配置一家书店,所以在租金上无需太多的担心。此书店最大的特点是,咖啡很相因,书是当当网的价格,又不是当当网的实体店。
那天的活动很成功,在合肥的画家、诗人、作家、媒体人第一次走红地毯,引起极大的关注。此后,书店也还是隔三差五的举行读书活动。如著名作家薛冰的“大时代,小阅读”、美食读书会等等,都以全新的形式刷新合肥的读书活动。
合肥不是个文艺的城市,但这里的书店以文艺、艺术的形式出现,多少使我对合肥的印象有所改观。除了这几家书店,蓝紫木槿的介绍说,还有让·伍德书吧、由新华书店打造的概念书店“前言后记”、原本书房等等,也各具特色,可惜因时间的关系,逛的就少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