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垛上風景
廣場2015年06月23日
朱曉劍
《垛上》,刘春龙著 作家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一個人的閱讀經驗實在有限,幸好周圍愛書的朋友不少,一些好書才不會輕易錯過。夏至這一天,天氣清爽。興化的薑曉銘兄給我推薦一冊長篇小說《垛上》。作者劉春龍,興化人。我知道興化文風鼎盛,據說現在的寫作者有上千人,一個縣級市有如此龐大的作者隊伍,也真是異數。
《垛上》是以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垛田風貌小村莊作為背景。這個垛田是聞名海內外的自然風景。每年三月油菜花盛開,坐在船上在如畫的花田裏穿行,也是奇妙的體驗。我去興化的那一次,選擇在十月,錯過了在垛田賞花,但賞花的趣味,卻是根植於日常生活之中了。小說將主人公的命運起伏和四十年垛田鄉村建設聯系起來,譜寫出一部極具裏下河地域風情的鄉村小史詩。這樣的寫法,也是別致的一景。
作為1975年出生的人來說,近幾年也關注這一年的種種事物,剛好小說發生在這一年的夏天,真是巧合:高中畢業的林詩陽回到湖洲老家,本是村裏高材生的他,卻莫名其妙地遭到村支書金永順的百般打壓:工作、入黨、考大學等與林詩陽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均在金永順的幹預下宣告失敗,當然,他與金永順女兒英姬的戀愛關系也以英姬另嫁他人,林詩陽遠走他鄉告終。在鎮上鍋爐廠當起工人的林詩陽,在表舅沈俊傑關心提拔下,又機緣巧合地回到湖洲當上了黨支部書記,與金家繼續錯綜複雜的命運糾葛的同時,改革開放的浪潮裹挾著林詩陽大刀闊斧發展湖洲的經濟建設,發展帶來的得失與命運不可預知的變數又向林詩洋悄然襲來。
小說曲折動人,垛上風景一一展開,讓人遐想。有時候,小說的閱讀我們以經驗來判斷,但更多是深入小說裏探險。當穿行在垛田之間,給人感受的不再是自然風景的書寫,因有人物故事的加入,垛上風景就更為多姿多彩。
這幾年我也在關注小說的在地感,固然小說是虛構文本,但其故事的發生地總是有所由來。這樣的小說不僅需虛構故事能力,亦需對地方文化、風俗民情有深切的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傳達地方文化與風貌。從這個角度看劉春龍的《垛上》,或許其價值更為有意義吧。
前一篇:五彩書吧
后一篇:日本味:东京留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