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岛屿浮光

(2015-04-23 07:55:17)
标签:

杂谈

 岛屿浮光 对于岛屿的喜爱,常常是源于其像荒原一样,带给人无限的沉思。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多数时候是不易享受到这种沉思与孤独的。这其中既有纷然的欲望,也有着对生活的聚焦,生怕成为被遗忘的个体。在翻译、摄影师陶立夏的《岛屿来信》中,既能体验到岛屿的种种色彩,又能领悟到与众不同的生活。在浮光中感受到岛屿的世界。
 
在《孤独岛》的前言里,陶立夏写到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生活,虽只是片断,却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那位女子说,世界上所有的岛屿都在这里相逢。而岛屿,即是在最圆满的孤独。这样的解释,不妨理解为对岛屿的一种识见。对长期生活在大陆上的人来说,固然新鲜,倒不如说是通过岛屿观照生活更为切实。
  
《岛屿来信》所记录的十个岛屿故事,也是片断,对旅行者而言,新奇的与其说是故事,倒不如说是偶然相遇与离散更容易让我们记住。在马耳他,遇见喀秋莎,等爱的人,而在斯里兰卡,则是一个修补伤口的人,他(她)们的故事是大千世界里的片断,陶立夏将此采撷,并呈现出来,是在展示岛屿的秘密吗,还是在尝试给人以思考?这似都难以确定,游离于岛屿之间,迷蒙的空气中洋溢着的注定都不是喜剧色彩,因之,岛屿也就变得愈加斑斓。
 
关于岛屿的故事,我们听到的更多是传奇,如马恩岛那般,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但大多数并非是有这样多的故事。生活在岛屿上的人对故事也并非是全都介意,更多的是在岛屿上,与自然如何相处。如瓦努阿图,它与萨摩亚构成的图像是对比,也是承载。或许说它们呈现了岛屿的两面,一面是火焰,一面是海洋。
  但相对于陶立夏的几近抒情的语言,我更喜欢岛屿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它们所容纳的不再是一个个故事的个体,而是包容了情感上的种种,在岛屿上,时间会打磨一切,烟消云散之后留下的是伤痕吗?可不完全是这样的。
 
固然从旅行和岛屿之间来探索人际关系的变更,但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看是在寻求灵魂的对话。这看似简单的一趟趟旅行,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索。在欣赏岛屿文化之余,陶立夏还从摄影的角度来呈现岛屿的状态:你刚刚嗅到空气里丁香花的香气,白色花束就已擦着你的鼻尖掠过。
 
有意思的是,作为长期在大陆生活的人对岛屿常常是充满了想象,那是对未知空间的探索。这几年,不少旅者频频地奔向不同的岛屿,俨然是在实现旅行即修行的概念。但陶立夏与此不同的是,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不同的岛屿世界,说出些许秘密,分享岛屿生活。这种分享像我这样的读者,虽也只能通过阅读的媒介来理解,却已足够。
  
我们心安理得,满怀虚无缥缈的快乐与愁绪。这是岛屿的一部分吧。当我们介入到岛屿生活之中,于是在浮光中,再现的是一种信仰,是对生活执著的追求,不管如何,这一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留恋的。那并非是远方的幻觉,而是一种安静的力量。旧梦已去,自由自在,在海洋里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放逐,这有点在怀特岛上想起那个长着翅膀的小王子后来过得好不好?
  
在旅行的路上,读到这样的岛屿来信,温情中让人想起诗歌:阳光照下来,再细小的灰尘都无所遁形,它们飞扬漂浮。
  书名:《岛屿来信:我能说的秘密》
  作者:陶立夏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时间:2015月2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姑苏食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