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厂”折射教育未来

(2015-01-07 08:18:10)
标签:

杂谈

     衡水中学这样的“高考工厂”之所以会引起争议,并至今依然存在,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但仔细梳理“高考工厂”存在的原因,或许会发现,虽然素质教育是未来的趋势,就高考形势而言,依然面临着以成绩论英雄的可能。简言之,高考成绩越好,读名校的机会越多,反之就可能丧失了机会。

在不少论者看来,衡水中学的举动严重破坏教育生态。猛一看是这么回事。不过,我们探索教育生态的本质,就是教育所面向的是培养怎样的人才。无疑,如果一般中学都能达到衡水中学的教育高度,相信“高考工厂”存在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这就如同我们逛商城,为什么会选择品牌产品的道理一样,至少是质量上有保障。倘若路边店所卖的商品都可以让我们放心使用,那又何必追逐品牌呢。反过来看,“高考工厂”的存在合理性就是教育资源不够平衡,至于说到生态简直是扯淡,大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

目前的国内教育资源不均衡(东西部、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都存在着相应的差异),以至于名校、重点中学都成为教育追逐的重点,原因就在于这些学校读书的学生,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高考工厂”是在名校、重点中学不能满足教育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尽管它不太符合社会常理,却符合教育市场的需求。

由此我想到时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哪一个领域更具有市场活力,然后企业一窝蜂地投入,结果由于准备得不足,常常是很难推出较为理想的文化产品。那么,以此来观察教育界之所以存在着“高考工厂”,似可以理解为,既然有市场需求,其教出来的学生成绩也不差,自然会有人选择在此就读。目前在教育市场上所存在的各种辅导培训班,大都是与“高考工厂”有着相类似的市场需求。当然,“高考工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在于考试成绩,至于是否符合大学的要求,或许有所疑问,但就当前的教育环境而言,普通中学达到“高考工厂”的高度,也是不大现实的。

在教育家看来,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而这就包括技能、知识的训练,如何才能到达全面发展,实在是教育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似乎也并不是有着那么清晰的理念(媒体报道的教育失败案例时常见诸报端),所以才会有对教育反思的存在。而“高考工厂”的存在,则是让我们反思的如何维护教育生态的同时,提高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看似简单的做法,实则关系到教育的未来。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向来都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家长之所以拼命把孩子送到此类“高考炼狱”经受残酷折磨,除了传统的望子成龙的心理之外,也是社会阶层流动越来越固化的无奈之举。这似乎也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所在,如何破解难题,唯有多方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战略、资源等等进行相应的调整,才有可能让教育生态趋于良好。

当我们回顾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时,或许能够读懂教育的艰辛之旅,那是对价值观的选择,且常常是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好在教育一直在努力前行。如果说“高考工厂”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是启示: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追求高分数,追求名校,追求好职业等等,但是,能否得到最好,取决于多种因素。说到底,就是我们的教育资源和市场更应该开放一些,让每个人都能从学校中有所收获,而不是只有通过“高考工厂”中锻炼,才能迈向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行囊有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