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我们留意文化的演进,不难发现每天都有不同的文化事件上演,它们以不同的面目或方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且在不经意中给人以惊喜。从最初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今天的文化“井喷”,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景象,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大众从中看出了市场潜力是不可低估的。
在主流价值观之下,我们所强调的文化多元,即是由不同的腔调组成,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任性”的,这种“任性”我理解为是思想解放之后的创意。比如说艺术展,在常规的状态下,也可以更具创意一些,博物馆、名人故居也该是讲述不同的故事,它们以各自的精彩,来完成文化哺育,让更多的人走近、亲近文化。
文化不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它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的“任性”强调的目标吸引。如此可能我们就不会再感叹,文化的事越来越难做。反过来看,文化难做就是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找不到目标(客户),就难以将文化市场繁荣起来。
长期以来,在谈到文化时,我们会发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融合得不是很好,有时曲高和寡,有时又太过于通俗,但随着对文化价值和市场的认知增加,这种隔阂有望得以解决。这就如同公共文化服务所涉及到的平台、政策、法规、教育,既要注重新兴业态,又要关注创新模式,这种挑战是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样貌:文化越有活力,社会、经济的整体趋势就会更好。
文化就是那么任性,让我们看到它的丰富多彩,它也是优雅的文明刻度,同样这也是文化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