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人彭大泽

(2014-10-13 07:10:04)
标签:

斥力

异人

哥白尼

致民路

当代

分类: 混成都

异人彭大泽

 

成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不经意就会撞见。那天,在东风大桥的河边上,跟几位老朋友喝茶、聊天,来一男子,长发。介绍说是彭大泽,说是在省图书馆上班,我刚好知道那里有诗人余小林和龙晓蓉,就顺便聊了起来。

朋友说他是很奇特的人,经历丰富。中午,几个人就在旁边饭馆吃饭,有俩藏族青年进来唱歌,他甩手给了两块钱,上面打了个叉叉。那个年轻一些的青年临走还不住地看那两张钱。

这是第一次见到彭先生。接着是在某个星期的周末,一群朋友聚在送仙桥边喝茶。彭大泽先生也来了,提了两册书来,一册给曾松茂老师,一册给我。那是自印的一册《撕裂长夜的闪电:万有斥力浅说》。

众所周知的是,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万有引力定律。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彭先生意外地发现了万有斥力。这就好像《易经》中的太极图,有左有右有上有下一般。

随后,他就被称之为“当代哥白尼”。我记得以前曾在某一期的报纸上看到过有关他的报道,标题是《怪大爷开茶馆 必须听他讲科学》。此后,他就致力于传播万有斥力,并写出了科普剧本《撕裂长夜的闪电》。

可没有人真正懂得他的探索精神,于是就造成了种种误会。

彭先生曾给成都市园林局写信,将致民路上的一棵榆树命名为“万有斥力树”,没有回音;他曾想将城守街二十四号附十二号的居所作为当代哥白尼旧居保留下来,后被拆毁。像他这样在科学的路上孜孜以求的人,成都还有许多。

在《撕裂长夜的闪电:万有斥力浅说》中,我注意到这本书已赠阅了数百位人士,我的这一本的版本是第六一一版。

成都人的可爱就是在于有许多新奇的想法,时常让人发现生活中的欢乐多与忧伤,尽管对那创意可能我们了解的并不多。彭先生的理论如今也逐渐为世人所知,但距离他理想的状况,还有一段距离。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李长枝先生
后一篇:318道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