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谷雨兄家聊天,说起新泰的文化老人,他说,李长枝是被忽略的一位诗人。由此,我这才对李长枝先生多了一份了解,他今年七十五岁,在古诗词方面造诣颇深。二十四日下午,几个朋友先去看了新泰八景之一的灵槐。而后计划去看李长枝先生,先至其家人所开的装裱店,没见人影,原来他今天休息在家。考虑到行程已满,就只好等有机会再拜访了。记得此前一天的午餐上,我与李老先生简单见了一面,也没有深入聊天,真是错过了。
李老先生一生坎坷。在山东实验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复杂的社会关系,最终未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随后命运多舛,先后在吉林延边的203勘探队工作、在北大荒的生产队放牧、在原籍山东新泰大霞雾村务农、在新泰翟镇黄泥庄做赤脚医生。直至1990年才落实政策,被安排到新泰果都镇卫生院中医科工作。
中为李长枝先生
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在报刊发表作品,先后在《济南日报》《山东文学》《大众日报》《人民日报》、新加坡《联合晚报》等报刊发表过三百多首诗歌。文艺创作是他一生的挚爱。退休后,又在各网站发表了至少六千首旧体诗词。同时集甲骨文诗词曲赋文联一百多题,由山东大学王长水教授书写后,出版了《王长水甲骨文书法风韵》。
最近三年来,李老先生又把主要精力用在石鼓文上。他在红袖论坛的诗风词韵版,发表了《集石鼓文二百一十八字为诗词曲赋联》,目前已创作了三百四十多题诗词曲赋及楹联。该版的精华区显示,这个帖子的点击率已突破百万大关。试看:
五律·寄巴蜀友人
花好佳人涌,盈盈一水流。
夕阳怜古树,处子泛渔舟。
君谓蜀天秀,我来吴国游。
鸣禽自有道,为乐不多求。
五律·夏日偶成
旱田逢好雨,窗右水汤汤。
涉艺人多趣,无求我自康。
嘉禽怜玉树,古简载华章。
乐道归宁静,师贤咏夕阳。
李老先生虽然在诗歌方面颇有造诣,但限于交流的减少,不为外界人所知。其实,这也是当下的文化困境,文化虽然看上去多元而丰富,却有可能只是注重热门的学问。我在写这篇文字时,在网上搜索李长枝先生的资讯,零散的信息不少,却还没有给以客观的评价。这给我的感觉是,他是尚待进一步挖掘的大家。
2014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