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微閱讀的沉思
廣場
2014年09月15日
寫微閱讀有三四個年頭了,起初不過是記錄下自己關注的閱讀現象,并做一些記錄而已。偶然看到蕉椰先生的評論,給以稱贊,真是有些受寵若驚。 所謂微閱讀,有點類似於前人的筆記,以簡潔的筆法記錄下與閱讀相關的種種情事,但即便如此,就內容而言也是有所選擇,反映的不僅是一種現象,也要有趣味在。這種習慣是源於幾年前,跟幾位朋友一起做了份名為《芙蓉錦江》的詩刊,這其中有我主持的一個欄目——詩壇紀事,大致分活動、現象、批評等幾塊內容,側重於本地的詩歌文化報道,兼顧國內外的華語詩壇。這樣一路做下來,要分析不同的詩歌觀點,作簡單的評論。不管對錯,都是一家之言。結果是大家蠻喜歡這個欄目,可惜後來卻未能堅持下去。 我對閱讀現象的關注如今也有十年了,許多故事未曾寫成文章,只言片語的,丟之,實在可惜。何況平時也有做出版的朋友時常寄書過來,不寫個短文,似乎過意不去,有了微閱讀,也就不必擔心這個。於是,就逐日記錄下來,如此積攢的也不少,足有數千條之多,并發布在博客上,反響也好。 這當然是無心之舉。與時下流行的淺閱讀不可同日而語,也跟某些流行的“微閱讀”關系不大。這種記錄,如今回頭來看,或許更有意思一些,它不僅搆成了一個人的閱讀史,也是閱讀現象的記錄。 如果沒有微閱讀,這些碎片可能就散落在閱讀過程中了。那么丟掉的還有閱讀趣味,以及閱讀潮流的變化。這種記錄或許無關全民閱讀的宏旨,卻在揭示文化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