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适的人

(2014-06-08 08:51:07)
标签:

日记

书信

读书人

藏书票

金鉴

分类: 书式生活
    去年,在上海的巴金故居所举行的读书年会上,几位先生建议给长沙的原《书人》编辑萧金鉴先生,做一册《书人萧金鉴》的纪念集。刚巧,今年的读书年会在湖南株洲开。萧金鉴先生故去了三年,“三”这个数字,在《老子》里有阐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做这样一册书的由来。

  做这样一册书出来,很显然不是一个人能够做下来的。除了组稿之外,还涉及书的装帧设计,好在都有合适的人选。长沙的唐巍兄曾设计《书人》和《文笔》两本读书民刊,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计划中,做两枚藏书票,西安的崔文川所设计的藏书票是得到读书圈认同的,这个事,完全可以交给他来做。又有朋友建议书上可以加盖一枚纪念章,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定下文字,做就是了。

  《书人萧金鉴》的内容无非是纪念文章,以及他跟朋友的书信等等。书信这一块除了电子邮件,还有一些纸质书信,有一位爱书的朋友起初愿意做一些整理工作,可是一页书信还没看完,就没继续做了。这整理是做义工,自然不好强求,不太合适的人,即便做了这事也真是为难。如此一想,也就觉得这事看似简单,实则颇为不易。

  电子邮件,我自己在陆续做一些整理,进度慢,主要是文字上的处理,如何既能保持原貌,又能让一般读者看得懂。在整理期间,也跟一些熟悉书信整理的朋友商量,这些邮件可以当短笺看。因此,可编年,如此就只保留具体的月、日就好。

  上次,长沙之行,见唐巍兄。他说萧先生的日记还有许多没有整理,日记大致分为电子文档,还有一部分是手写稿,如果能有机缘出一册读书日记,也很棒。我知道,除了邮件的来往外,也许萧先生的读书日记中记录的生活更为有意思。

  最为麻烦的是找到一位可整理读书日记的人。要找到合适的人,怕不是那么容易。有的读书人可能读一些书,却未必会乐意做这样的工作,也有的忙于生活,哪里有闲时间做这个。前前后后,找了好些位读书人,起初还有兴趣问一下,后来得知整理的这部日记并非是名人的作品,也就没了下文。如此,整理的工作也得继续往下推进。倘若这些日记没有人去整理的话,怕是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难以有人做这样的事了—文件散佚的可能性大,其损失也就更多了。

  这些年,“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之类说了很多,一旦具体到实际的阅读事务中,热衷的人或许会承认其有价值,却不太愿意去做,这也是读书人的浮躁气之一吧。由此,我想到对一些七老八十的老先生的文件、口述的整理工作,倘若以金钱来衡量,可能价值就不是太大,但对保存一份史料而言,却又有着太多的价值。一旦那些老先生故去以后,想要寻找到所谓的“历史真相”,怕也是少了一份切实的证据。合适的人,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