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环

(2014-03-16 09:43:10)
标签:

古董

第一个

成都

风景

先生

分类: 混成都

中环

 

        朋友电话约着喝茶:中环,你到了给我电话。我诧异了一下。中环?这不是香港的中环吗?我说,你是在成都吗?他说:“是啊,就在成都的中环

        我很疑惑,在成都还有这个地方。那是因为在爱书人笔下,常常是见到董桥先生在香港中环的陆羽茶社喝茶聊书会友,真是一道风景,跟不要说其繁华了。这样的地方放在成都,哪里才是最合适?

       朋友说的中环,就是成都原来的2.5环。我曾想沿着这条路行走一回,却发现这路虽是一个圆环,但也仅仅是这样,可观的风景并不是特别多,即便是沿路附近分布着这样那样的住宅小区,似乎生活的氛围还是欠缺了些,更不要说饮食小吃店、书店之类可赏可逛的场所。说白了,虽然城市变化很快,但具体到某一个部位,也未必是尽善尽美的。

        我曾坐着公交车沿着2.5环溜达,说实在的,在成都的几个环线上,这可能是最复杂的环线,且不说道路如何,就是那红绿灯,就让人觉得多了解点。记得有一回,我晚上打车从四川师范大学出来,沿着这条道归家,一路红灯,给人英雄气短的感觉,不知最近状况好了没有。

        以前,有句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的城市道路交通很便捷,我在成都没事就到处溜达,以行走的方式理解成都,这也不易。毕竟城市的变化太快了。

        这几年,成都的城市建设很迅猛,区变化也很大,道路新修的几乎每年都有所增加。每次出行去一个新地方,都要先在网上查下地图,以免一不小心迷失了方向,好在在这个城市待的时间很久了,偶尔走错,只要方向在,就能抵达目的地,只是多走几步路而已不过,对城市的不断变大,像我这样有社交焦虑症的人来说,真有几分空间恐惧感。

        在网上,也有网友猜想,府南河就是维多利亚港;九眼桥则是兰桂坊;天广场媲美金紫荆广场;春熙路只有叫尖沙咀了。这类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身影。前几天,有朋友很得意地在网上告诉我说:“我家在中环边上。”似乎很洋盘,又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呵呵一笑说,我家也在附近呢。诗人谷立立说:在这个时代,迷离是一种状态。我的理解是,在今天,谈论中环也只是一个话题而已(何况成都也还有一个中环广场)。成都的中环和香港的不可同日而语,若相提并论,还需假以时日。

        我在网上搜索成都的中环,看到一位评论家说,一提中环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香港中环,但是现在中环不止香港有,像国内的太原、上海都有中环路。可最让人记住的是香港“中环”。他还说:这“即符合标准地名的使用,又给群众带来了方便,同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形象。”

      就地名学上的问题,我常常觉得老地名有味道,但有时也会有时代的痕迹,比如建设路、人民路之类的路名,好像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看上去差别不是很大。至于新地名,可能跟贴合当下,内涵似乎欠缺了点儿。真不知道多少年以后,这地名是否会成为记忆中的古董。

        

20142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微阅读10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