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逃离与回归

(2013-11-12 11:35:24)
标签:

重新开始

是在

不一样

于无声处听惊雷

生活智慧

分类: 书式生活

 

秋天里,读的书,似乎都充满了忧伤,就像是坐着火车去远方,更多的只是一种想象。读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集《逃离》,也是这样的感觉。在那故事中,她将日常生活铺陈成一段段叙事,简单,却含有深意,就像是短篇小说所承载的那样:生活中的能量,是有着不可思议的地方。

《逃离》有八个短篇小说构成。它们从不同的视觉对日常生活注解,这让人看得舒服,并非是门罗在小说里所营造的世界是迷人的,相反的是,小说将故事解构,还原成生活的一种,没有重大事件的发生,却由此构成了平庸生活的核心,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平淡中也能体味出生活的深刻,那需要的是对日常生活的洞察。 

这小说也并非是毫无相关的地方,门罗采用三联剧的方式来写知性女孩朱丽叶的命运:《机缘》、《匆匆》、《沉寂》。三个短篇像三个戏剧片段,《机缘》写朱丽叶有些生冷的罗曼史;《匆匆》的时钟往后拨了两三年,这时她刚生了孩子,母亲却快死了;《沉寂》则往后推了十几年,朱丽叶的孩子长大成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家出走,彻底抛弃母亲。这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在解读生活的延续。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用奇迹来解释生活。可有时却不是那么回事,门罗在小说里所呈现出来的奇迹,更像是一种暗合或偶遇,给人提供新的契机,那或好或坏的未来,好像是早已注定了,但偶尔会出离一下轨道,让生活焕发新的生机。

太阳每天都照常升起,是常态。昨天、今天、未来,又有了差异。这其中细微的变化对大多数人而言,或许是时间的流逝。小说家的眼里,就有了别样的涵义,而这正如刘春所言,她使故事隐藏在叙事之中,仿佛老祖母在讲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儿,语气平淡,然而选择的都是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节点,相逢,相爱,生育,死去,错过……

在探查生活的根源时,诗人与小说家所看到的景象是不太一样,就如同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一样的差异。但不管是怎样的一种解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感性的姿态去阐释人物的命运,在门罗看来,也是有了不同的意义。

门罗所说的我没有一天停止写作就像每天坚持散步。这是坚持,更是对小说写作的尊重,哪怕是短篇小说,她也是在想着能呈现出小说的最佳状态。这是一种寻找,是日常生活的颂歌。夜晚时,读门罗会更多一些感触,比如她对世事的观察,好像是一种游离的状态,却又蕴含了生活智慧。

倘若这就是门罗的全部,那就可能小看了她的世界。在通常意义上,我们将其归结为概念小说,但我们可能忽略掉了她的生活背景,门罗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平民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不施铅华的文字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每读艾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

这是对生活的另外一种解读。门罗说:“心灵只有在真理稳固的基础上才会得到安逸。”这洞察让小说逐步生活,与时下的一些短篇小说隔离开来。从门罗的生活看,她所书写的只是身边的人和事,这其中的迷人之处又在哪里?这让人很好奇。

坦率的说,初读《逃离》时,很容易从这个句子上跳到另外的句子上,但语言的密度总能够显现出某种张力。比如“不过在一生中的许多时间里,她也有这样的经验,感觉到自己被人包围着——那些人就是想一点点地吸走她的注意力、她的时间和她的灵魂。而她呢,通常总是由着他们这样做的。”又比如“生活总是那么的忙乱。为了得到什么并用掉它,我们总是白白耗费了我们的力量。其实又何必让自己这么忙碌,却无法去做我们应该去做与愿意做的那些事呢?

这样的段落所蕴含是门罗的生活体验。在这一点上,她所追求的并不是像通常的短篇小说的作派,而是将小说与现实连接起来。诚然,我们在谈论小说艺术时,总习惯于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在小说中的运用常常不是这样回事。门罗并不是在理论上纠缠,而是在生活智慧中确定了人物的命运。这正如门罗在小说中的坦言:不过她的经验告诉她,凡是她认为值得一的题材利昂总会感到一点点意思都没有的。

所谓逃离,是从现有的状态生活抽离出来,从而以另一种目光来审视,自然就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门罗在小镇上生活,但她的视觉却不仅仅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将此放大到人类的命运当中。这些细节虽然不曾改变世界,却能让我们体验到生活智慧的美妙。门罗在她所经营的世界里,充满了温暖的调子,哪怕是悲伤的事,也能读出几许温情。

由此,我想到一些作家对小地方的关注,在世界的某一处,他们以精湛的笔法,日复一日地去书写,从此再出发,将生活经验扩大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即便是一个小地方,它可能是小镇,可能是村庄,这都没什么要紧,却能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好与向往。这种态度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文学的力量。

逃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门罗所告诉我们的并不是从此抽身离去,这样的动作简单,却有些粗暴,而是通过逃离的姿态,让生活回归到正常的状态当中去。这个过程,看似有趣,却很不容易做到,它所涉及的既有记忆、情感、情绪之类的因素在里面,也有对生活的理解。当一切都烟消云散之后,日子照旧,那么,这旧有可能是重新开始,也有可能回到从前的轨道上,但不管怎样,正是因为我们能抽离出来,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智慧: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