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日下午,开始第一次行走,从家里出发,花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到成都会馆里的兰园,喝茶聊天。那天见到了大象与如风,路上风景无多。但每次行走都会根据地图做一个路单出来,实际行走,可能偏离路单,方向却大致不差。
2
有道是风景最美的是人。在成都行走,偶尔看见在市区里放风筝的老人,也蛮开心似的。想想,城区都被建筑物占领了,哪里还有空地儿适合放风筝呢,可只要有一点空地,就禁不住想象的翅膀。以前倒是在望江公园看到放风筝的。
3
在地铁口少不得发放宣传品的,某医院发的地铁营运图,记得,以前还做过公交车线路图,现在社区公交增加了不少,体验却不多了。昨天,在中医附院附近走,亦有老者发放一册《养生必读》,却原来是一家药店的册子。弄得很正式,网上还有人专门对此写了读书记。
4
在成都,行走的人当不在少数,街边上,公园里,俱见身影。姿态不一,风景殊异。走得累了,不妨找一个所在,喝喝茶,随身携带一册书,也是挺好的事。
5
昨天,是行走的第三天,从家里出发,走到琴台路。在诗婢家看赵夜白的画展,花鸟、小品,也有意思。喝点儿红酒,继续上路,到一酒吧喝茶,又去找地方吃饭,最后步行到新南路。
6
倒桑树街以前也走过,那里有家医院和宾馆,亦有一排老房子,两层,上边一层已七零八落,下面的一层,墙上写着危房,也还有杂货店、饭馆、理发店在经营,据说,一个月之后,就拆除了。如果再整修一番,打造一下,也是不错的地方。因为在房前有十几棵树,长得很不错。不免猜想,房子拆了,树也会被砍去的。
7
2007年6月媒体报道说,最近,经过倒桑树街的市民都会发现,街道两边的围墙上出现了一副副生动的浮雕,讲述着三国时期的很多典故,给多彩的街头增添了一份历史感。嗯,从那里路过,却未发现这样的场景,想来,亦是不见了吧。
8 有本叫《半离》的小说写到了这条街:
彼时,我,布小曼,张初初,我们是倒桑树街的女孩。
布小曼是后来才到倒桑树街的。那一年,我十三岁,倒桑树街开了最大的超市——“芳邻超市”。张初初那阵子非常喜欢喝酸奶,因为听说,在发育的时候多喝酸奶会发育得很正。张初初和我一样,都出生在倒桑树街,是土生土长的原住居民。倒桑树街是一条臭名昭著的街,一家挨一家的,都是粉红色的洗头店,门口坐着的是三三两两搔首弄姿的女子,充斥着浓烈的脂粉气。
这里是城中村,龙蛇混杂。
但我喜欢这里,喜欢夏季里街两旁开得繁盛的合欢花,喜欢夜市里卖的醪糟粉蛋,还喜欢下雨天里坑坑洼洼的街道。我和张初初会从这一个坑跳到那一个坑,溅起的浑浊水花,像我们肆无忌惮的年少时光。
9今天的倒桑树街已不是昔日的风光了。走到路口,有家饭馆叫卧龙园,菜也还不错。有家郭师爷浦江耗儿鱼成都店,也还好。记得以前在双楠那边吃过不错的耗儿鱼,交大路附近也有一家,味道挺好的。
10今天是第四天行走,以后每次走的结果,都会做一些记录,如此才能记住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好与不好,那都无所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