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奇侠
(2013-10-14 07:18:52)
标签:
步非烟梁羽生毕亮让传说中乌鲁木齐 |
分类: 生活剧场 |
塞外奇侠
早些年,梁羽生的《塞外奇侠传》,真是风靡一时,读小说,也不仅对侠客生活神往。但偏居在乡村一隅,也就只能想想。虽然早已错过了读武侠小说的年纪,却遇见了传说中的奇侠毕亮。
记不起是在哪一个网络天地里跟他相识,只是记得那时候文坛传奇,大学时独去乌鲁木齐,毕业后留在塞外伊犁,做一媒体的编辑,说来也有趣,他并不是安分守己的人,除了上班编稿下班读书之外,还真是爱好奇多,比如写诗写散文诗,独步江湖。说侠并非是指他的武功了得,而是在他的文字离有一股侠气——这多半是跟读武侠小说久了相关的缘故。
在新疆文坛上,他是年轻后生,但其写作范围,诗歌书话无一不精,散文随笔同样精彩,真是剑走偏锋,跟李娟、刘亮程的路数完全不同,从安徽桐城去新疆伊犁,一路行来,非得有几分七个才能有气势。在不少朋友的眼里,伊犁是塞外江南,他就把自己的情调植入了进来,形成毕亮式的风格,简介、明快,又带有几多的文化底蕴。
毕亮在网上时常说,伊犁难以淘到喜好的书,即便在网上买书,也是读到的比别人晚了一步:尽管现在的物流很发达,送一包书送塞外,还是很稀罕的事。我知道的是,很快在他的周边形成了一个文化群落,一群文化人彼此唱和,聊文学聊人生理想,在伊犁,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风景,反正是让人羡慕的紧。
有一段时间,他参加鲁院的高级研修班,一些同学到了京城,真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知所以。他则一头扎进书店里,与书相遇,写出了一篇篇诸如《灰头土脸潘家园》、《朝“圣”记》,在那个天地里,如鱼得水。或者说,他把这当作了一种修炼。他沉浸在文学的那个世界里,被同学笑话,“毕竟是难得来一次北京呀”。他不理会,在微博上他陆续发声,“重要的是要有作家自己的声音”。他的侠气就在这时表露无遗。
都说现在的“80后”有些不太靠谱。毕亮让文字证明,在伊犁十年,写出了一本《向西伊犁
20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