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晓剑
朱晓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21
  • 关注人气:4,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关于民国教育的书

(2013-04-22 06:57:41)
标签:

关于

内容

与社会

王小庆

学术

分类: 书式生活

   在近年来的民国热中,民国教育也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这里截取最新推出跟民国教育相关的图书,其中所谈的内容涉及不同的教育内容,以及对教育的反思,以期能够看出民国教育的全貌。

    《给教育燃灯》 许骥/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这本书是“回望民国教育”丛书中的一本。编者认为,民国知识分子多元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观,再现其思想的景观,不仅能澄清我们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也有助于思考当下教育的许多症结。

    《如何培养好公民》 王小庆/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公民教育这几年提得多,这本书所倡导的是从公民教育开始,从具体的侧面,到整个教育观,可以看到整个民国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民国期间的公民教育,依据的是宪政与社会教育的基本思想。

    《让性回归常识》 郭初阳/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立足于发掘民国时期的文章,尤有意义。研究性教育的当代学者每有一种时间停滞之感,仿佛我们还是生活在中古时期,本土的性教育,如同卡夫卡笔下使者携带的那道圣旨,奋力地穿越但永远也通不过内宫的殿堂;即便通过去了,还有许多庭院;外面还有第二圈宫阙,接着又是石阶和庭院,然后又是一层宫殿,如此重重复重重,几千年也走不完——无论如何,我们依旧“在暮色中凭窗企盼,为它望眼欲穿”。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潘剑冰/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3年3月

    这本书辑录了民国一代教育大师们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借以通过这些片段,感受他们的种种风范。为什么民国课堂至今值得我们追忆,这背后所隐含的是时人对教育传统的追怀,更兼顾着对文化传承的担忧。辜鸿铭、章太炎、陈寅恪活在古文化里,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活在新文化里,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风格,却还是让人惦记,他们对学问的追寻,不再是简单的“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而是要懂得民国的学术和教育。

    《大师之大:西南联大与士人精神》 刘宜庆/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

    谈民国教育,少不得西南联大。这本书聚焦中国远征军中西南联大学子的身影,展现联大教授议政参政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厘清联大教授与各党派的关系和纠葛:穆旦翻越野人山,闻一多喋血西仓坡,张伯苓晚景凄凉,钱端升神情落寞……历史困境中的西南联大人,最后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在20世纪剧烈变革的中国,当学术遇到政治,当知识分子面对独裁者,诞生了悲剧,也铸就了大师的风骨。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段伤心史。

    《民国先生》 马建强/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此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教育实业家张謇、陈嘉庚、李光前,到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从名人雅集,到友人情谊,本书呈现了民国文化人的人生百态和民国新教育各方面的图景,读之令人感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