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怎样向陌生的事物致敬

(2013-01-16 08:34:30)
标签:

快意

敬意

地道

原因

端上

杂谈

分类: 风味好物

    出门旅行,总担心饮食不是很好,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是也。这固然也包括了出行的诸如住宿、交通等种种不便,但在今天,还包括了旅行的种种饮食历险。有时想想,这可真是杞人忧天,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曾去桂林游玩,夜晚10点过了,出门打车约朋友吃夜宵,但对当地的馆子不熟悉,也就请司机找一家“地道馆子”就可以了。结果被带到漓江边上,点了米粉和小吃,不忘来一碗面,结账时才发现价格高得离谱,居然有两百多块。那以后,在出门寻美食,干脆通过微博联络,再去吃,保证没有这样的事发生。

    不过,这就失去了寻找的乐趣。有时,在外地,是不大敢吃所谓的地方名小吃的,原因可能在于所谓地方名小吃,都是老江湖上的经验了。至于味道如何,可能经过不断的改良,至今你无法用“地道”这个词来形容了,而是该寻思着怎样地迎合市场。这样一来,可能就失去了其本真的味道。

    有一年,我出差去上海,参加上海设计力量20人展,住在SVA越界创意园附近,旁边有一家上海菜馆,我曾在博客里这样说:

    抱歉,对上海菜的印象很一般。去吃一碗牛肉面,面煮好了,再去炒牛肉,不是十分熟的吧。然后端上来,几乎是难以下咽,那味道怎么样都觉得奇怪——以往,一碗牛肉面可以万种风情,但在上海,有点甜,有点腻。似乎是那么回事,但实在不合胃口。

    原来以为这面固然存在不同的地方口味差异,应该变化不大,在上海的吃法似乎就很失败。那之前,也经常看《上海壹周》美食版,介绍上海的不同饮食风格,也着实喜欢,可惜在上海期间未曾走进一家去探寻。这或许是味觉之旅中时常遇到的事。

    可在私下里,我还是不免担心,“如果不好吃,那真是失败了。”而这担心则可能败坏了寻找美味的借口。在昆明时,也在不同的街巷里寻找小吃,那种感觉很棒,好像走进了内陆飞鱼笔下的场景:“在不同的街上,总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餐馆,简单,朴素,走进去,看见一个人自顾自地喝酒,打望,好像又见了汪曾祺先生……”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怀才能看出世间万物的美好。

    该怎样向陌生的事物致敬?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又有点复杂。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学不会向陌生的事物致敬,其原因是在我们的内心存在着一种偏见,总觉得在陌生面前会有一种不信任感。在社会学家看来,这可能是物质文明的侵蚀,岂知是我们在行路的过程中,失去了那一重敬意,固然在不同的场景里旅行,但彼此只是场景的移换,也就无法感知那么多的美丽,以至于旅行多远,都觉得无限的孤独。

    不要抱怨这世界上的风景太少。朋友说,只要你打开心扉,就可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虽然这样的话有点励志,但我知道,有什么比这样的发现更多一些快意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