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格调的书店
(2012-12-11 06:49:42)
标签:
越来越网购寒冬书架媒体杂谈 |
分类: 混成都 |
一家有格调的书店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写道,抽个时间,去拜访成都上个月新开张的几家书店。这次出行,也看了十多家书店,在一个县城,有家超市是当地唯一的书店,卖的是教辅,其他的书,几乎看不到。《中国周刊》杂志随后发了个访问过来:书店世道那么差,那几家新书店为什么还要开?我的回答是:因为成都的读书人多,市场在。就我的朋友来说,有不少是书店控,有位一年买书十万块,基本上都花在书店这块了。我还有一位朋友开书吧,阅读量也巨大,他宣称,只要实体书店存在一天,就拒绝网购。
这几家书店有轩客会·格调书店和今日阅读书店。轩客会是新华文轩下属的品牌小书店,2011年底在洛带古镇开了第一家试验店,效果和反响还都不错,我去看过这家书店,无论是书的陈列,还是书吧的座位,都跟新华文轩的其他店不太一样,有型,也有一种文艺范,那种僵硬的书城感觉没了。
轩客会随后就在今年8月份在老街区、镋钯街75号开了新店。这家店是“生活艺术”主题书店,在成都还没有类似的主题书店,它通过产品组合将生活艺术相结合,营造轻松、休闲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阅读氛围。进到书店会看见系列的旅行和阅读的书,而在其背后的墙上则首次采用了壁架封面主题书陈列进行重点图书的推荐,以“轩客选书”和“媒体推荐”为主题的壁架各推荐了15种图书,每种图书都配以相应的推荐宣传,看上去效果很不错。
在书店里闲逛也能享受到生活和艺术的氛围,往右走是书的陈列去。它们按不同的主题陈列,在温暖的灯光中,能找到阅读的感觉,刚好有一张书桌,适合坐在那里随意阅读——打开一册《我的眼睛一睁开》,带入到城市生活的地界,亦有《芳香博物馆》、《如此书房》这样的书让人流连。往左走,是间小小的书吧,也有着文艺气息,那花瓶里的插花是刚从外面买回来的,一缕缕芳香,跟书香混合在一起。在这里可以阅读,也适合几个人开一个小小的阅读会,或者,就那么闲闲地坐着,翻开一册书,打望一下街上的行人,那一种漫步正是这个时代所没有的。
有点家常,又有点装置艺术的味道,也有欧洲进口瓷器的装点,这样的定调让书店看上去更“唯美”一些。即使是巡弋在书架间,也能找到阅读的感觉。偶尔也有“艺术——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主题沙龙活动在这里进行,阅读,分享,诗歌朗诵、“寻找书店风景”下午茶……这样的活动就好像是在剧场上经常上演,有着不同的精彩。如果细心浏览,在书店显眼的地方还设立了“纸言片语”张贴墙,收集着各界读者的片言碎语、留言感悟。“成都也有这样的好地方”,“愿艺术生活(主题书店)走进千家万户”,“阅读就是一场更远的旅行”……诸如此类的留言让书店看上去更具有现场感,这也是书店格调的一种表达方式了。我的朋友寒雨青衣说,书店,存在便是风景,书店风景在眼里,书店格调在心里。书店是形式,书是内容,书店风景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内容,同时更少不了做书店的人和读书的人的参与。对于书店的格调,不管是小资还是平民,有用心做书店的人和真正的好书便不失为一种令人喜欢的格调。
我猜,在这个书店寒冬里,有这样一家有格调的书店,夜晚,它会亮起灯光,给在黑夜里行走的人也许以温暖,正是这样偶然和邂逅,故事才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