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聊是快乐的介质

(2012-09-05 07:58:01)
标签:

蚂蚱

知了

山人乐队

闲聊

介质

杂谈

分类: 生活剧场

每次给在老家生活的父母打电话,儿子都非插嘴不可,好像不说几句话,心里都不舒坦似的。这不,刚把电话打过去,儿子就忙不迭地说:“我说几句吧。”没奈何,爹妈在另一头早就等候了,问问吃饭以及作业什么的,好像就说完了。但儿子毫不罢休,先是问问老家的河里是否可以逮鱼了(在他的印象里河里似乎是一直可以逮鱼的)。老爹就说:“庄稼都快旱死了,河都干涸了,哪儿能逮鱼呢?说不定你回来就可以逮鱼了。”这是安慰话,但在我听来,又有了别一种的滋味。

接着儿子就转移话题,问:“老家的知了可以捉了吧?”捉知了好像是夏天的一项功课,一天不去捉就对不住知了似的。这话是从冬天问到现在的。老爹快乐地说:“知了多得很,你不回来就捉不到啦。”儿子说:“这边也有的,我昨天晚上还去树林里捉了好几只。”如此闲闲地聊天,这让我想起山人乐队的《蚂蚱》:“你可吃蚂蚱,吃么我去抓。这里有一只,那边有一只……”想想那抓蚂蚱的情形,有点慌乱又有点自在,那可真是快乐溢满心中的感觉。

每次儿子接起电话,都是如此问答,顺序也大致不差,问多了我都有点厌烦了,除了这些,还有更要紧的事情比如家里的生活啦什么的都应当问嘛。但儿子对我的生气是不理不睬(也许在他看来,这才是要紧的事),我也没辙。老爹却好像已习惯了这样的闲聊,虽然话每次说的差别都不是很大,这期间有什么样的乐趣呢?也许早已像我一样对这样不着四六的话不耐烦了。

不过,这也可能是在他的宇宙里,还依稀保存着天真的记忆,在大人看来,美好不美好,那并不重要,只要在他的那个天地里能自得其乐也是完美的了。这类的闲聊看似无用,可能也并不具备生活美学上的价值,却是通向快乐的介质,正是不咸不淡的闲聊,才让我们打发那孤独的时间。在这一层意义上,或许我们对待闲聊,多一种宽容,如此,才能让生活多一点滋味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童书中成长
后一篇:原味主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