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2012年第33期)
(2012-08-17 00:19:23)
标签:
东华门我的眼睛一睁开华西协和大学笔记大自然芳香图书馆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每周五出品 敬请关注
342
343 8月12日下午两点,跟书友在轩客会-格调书店镗钯街店聊逛书店,聊书事。这样的活动,一般都是参与者,总觉得这样的姿态更适合一些,这次,勉为其难上场,原本有一些话想说,没有说出来,也许是自己更适合用文字表达一些吧。
344 我们所谓逛书店,看风景,其实是人文的东西多一些,建筑空间、空间风格,以及由此延伸到阅读的人、思想者、打望者,无不构成这其中的风景。
345 关于读书的话题,越说越多。读书风景,不管世道如何沧桑,都是有读书人在的。也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能改变的是文化底蕴和风向。
346 8月14日下午,逛了荒漠甘泉书店,才知道,除了这家四圣祠北街的店之外,在去年九月份在东华门街开了新店,下个月就一年了。这几年,因为住的距离远,去逛的少了。虽然网上偶然会遇到,却难得一聊。买了册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华西协和大学》。
347 收到孙卫卫兄寄来的《喜欢书》,是读书日记,也有书情书事。这是一册签名本。其实,读书日记,只要不是刻意去写去经营,都可读,有味的。
348 读≪民国衣冠≫,抗战时,傅斯年主张青年上前线,他说,当孩子问你抗战时在做什么,你没能参加,会惭愧的。在国家危急时,需要的是有智慧的热血青年。
349 天热,总是没心情做事。读闲书,也是。有时候,在面对这样的夏天,总有点想逃离的想法。收到了几册书,在慢慢的读。
350 《民国了》,杨早著。这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民国成立。历史学者杨早角度新颖,仿佛回到当时历史之现场,发来富有画面感的“采访报道”;深入各省革命之细节,描写那些被主流历史遗忘的历史,提醒读者不只是从宏观角度去观望,更要学会从历史支流中凝视。
351 给《舌尖风流》简体版写了个推荐语,这册书出了快两年了,新的饮食随笔集目前在报刊以专栏的形式在写,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出版。
352 8月15日晚上,一群书友在毓秀苑参加首届啤酒节,自然聊起了书,聊起了书的种种故事。流沙河先生的《书鱼知小》下个月就上市了。最近要推出的书和杂志也有一些,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过去一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