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寂的美学

(2012-08-07 01:35:38)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式生活
最近,因为朋友、影评人内陆飞鱼对日本的观察,得以重看小津安二郎的几部电影,那一种喜欢之情所蕴含的正如莲实重彦在《导演小津安二郎》中所说的小津风格。早就习惯了日式语言的繁复和在细节上不断陈述,以此才明白这种文字风格正是在于斤斤计较当中渐渐清晰小津的电影样貌,之所以会读这本书,大概也是想在书中寻求和电影不一样的东西,我且不妨称之为对小津电影世界的观照,在那一个世界里,小津所呈现的实在是让人着迷,那其实是对日本生活精致、恬静的向往了。
谈论导演小津安二郎,自然离不开他的电影作品,但作者却实在的告诉我们,小津的电影绝不会与小津风格的东西相重合,“那无非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回避了观看画面”。所谓小津风格,作者认为是通过审视小津,那些细节正由于它是身边的东西,因而未能意识到其系统性和功能性甚至带有新的意味作用。这当中也许还包含着一种游戏令人苦涩地想起那些违心袒护的情景。想法设法回避这种游戏规则,却无法摆脱它。也即在小津的电影里徜徉休憩,和人物一起过着恬淡的家居时光而已。
不过,要探寻构成小津电影魅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部被称为划时代的《导演小津安二郎》将人们的目光从固有的小津风格的神话中解放出来,使小津在当下复活。内陆飞鱼曾在一篇影评中写道,小津电影里,一直在叙述日常生活,以出世的达观描述入世的人情味,无论战前的无产阶级的生活,还是战后重建的中产阶级家庭,尽管观察群体和角度在发生变化,但是内在的麻布一样的质地没有变。这样的一种情怀,我们亦不妨将之视为小津世界的永恒主题。实在是通过小津的电影,我们在对比、观照当下的生活,不仅如此,通过这种观察,能让我们明白生活之美,以及容易逝去并不再回来的东西。
新版的《导演小津安二郎》是以小津诞生百年为契机,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莲实重彦增写了三章的内容。全书的构成是以“否定”、“饮食”、“换装”、“居住”、“观看”以及后来增补的“愤怒”“欢笑”及“惊讶”等日常具体场景来分章,再逐一细致地从小津的电影中利用文本来分析电影语法及背后的精神。在这一点上,或许更容易看出小津世界所承载的东西尽管为日本所独有,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更多地为各地所参照,这才是打动影迷的所在:小津的电影专注于反映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努力刻画人物细腻微妙的情感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收录了作者与著名摄影师厚田雄春和《美人哀愁》的女主角井上雪子的访谈等资料。从他视觉来解读小津,也富有意味。但作者还是建议:为了将小津安二郎从小津风格的东西这种约定俗成的统治中解救出来,微妙必须一直观看他的电影。而且持续地从这个画面走向另一个画面,即便走错了方向,微妙也不要将这个画面特殊化。解释一旦开始,人们就已无法阻止目光的废弃。因此,注定我们窥视小津世界的方式不可能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在不同的目光交集下,或许才能懂得那种安静的日常生活之下的丰富。
有意思的是,后来的许多导演有向小津安二郎学习的过程,被赞为“风格像小津”,但大多止于风格“像”,那只是一种表象,是无法达到他那样的高度。我猜人们之所以将其称为神话,大概也有这样一重意思。读小津,不正是在怀想生活的逐一消失,那一种孤寂的美学偶尔还隐藏着一丝快乐,这一种情感的链接之微妙,正是探险小津的途中最美丽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