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告别低智商社会
(2012-04-24 06:34:26)
标签:
大前研一中国宋体世界读书日低智商社会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总会有人喊一声,让阅读成为时尚。媒体也不失时机地大声疾呼:别想那么严肃读书,要好看,还要好玩!近日,关于阅读的相关统计资料则显示,除图书外,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的阅读量与阅读率均有所下降,而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增长迅猛。
最近几年,在谈到阅读时,不少专家也认为阅读是呈现下滑的趋势。这让我想起在微博上流行的一个段子说,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大前研一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要知道,即使大多数人不阅读图书,还是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阅读”,而阅读载体的差异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阅读的多元化,就信息来说不再取决于某一门类,这未尝不是好事,因为这至少通过不同的阅读能让社会变得理性一些。
至于大前研一所说的低智商社会,可能跟阅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如果忽略了社会、经济等相应的要素,仅仅是因为缺少书店,阅读在逐渐变成浅阅读,就认为将进入到低智商社会,这很显然存在着逻辑不对等的关系。在今天,资讯传递迅猛的时代,如果仅仅靠阅读过活,可能真的是很夸张的事。另外,手机阅读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大众化的内容,所以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这也提醒我们,手机阅读需要加强引导,不能放任低端的内容充斥,否则不利于手机阅读的健康发展。”这显然是一种担忧,手机阅读市场也会随着发展、细分,完成内容的定位。不过,假若因为看见网络、手机阅读的低端和缺少严肃的阅读,就说阅读在渐成奢侈的事,似乎也还是不大靠谱的事情。
当下的许多城市的读书月搞得风生水起。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表象的面目下,读书月往往成为口号,相应地,世界读书日也就是一项形象工程,是城市文化的软实力之一。但,我们知道的是,真正的书香社会是靠阅读建立起来的,其内容在于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更多的是需要阅读的实质内容来丰富读者的日常生活,或者阅读应当是一种生活方式。
阅读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会成为潮流或时尚,大众阅读市场在今天早已细分,小众化阅读也在渐成为一种趋势,相对于大众消费品市场那样让大众走近阅读潮流,很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做法。无疑,通过对阅读市场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阅读并不是那么奢侈的事情。倘若我们的目光仅仅聚焦在“阅读纸质书”时,可能就会得出这个结论,至于结论靠不靠谱,并不太重要。
不错,大前研一所谓的低智商社会或许对我们有所警示,那就是我们的阅读生活还不是那么丰富,阅读内容还有所欠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我们反思:既然我们认为,书香社会是应当构建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阅读让社会在多元的状况下,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