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2012年第12期)
(2012-03-23 09:03:19)
标签:
金鉴昭通如此书房西安事变新探消失的学术城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每周五出品 敬请关注
101 3月22日下午两点,藏书家、读书刊物《书人》、《文笔》编辑萧金鉴先生在长沙去世。萧先生长期主持民刊工作。
102
萧金鉴老师多年来编辑《书人》杂志,我见到的最早是湖南弘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做,后来,岳麓书社接手在做。杂志一直由萧老师编辑,杂志风格独特,每期有一个读书人的专题小辑,两三篇文章,为这样的组稿,付出的心血很多。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西安事变新探》,杨奎松著。作者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对这一历史的欠缺。诚然,我们在追寻西安事变的时候,不仅是在还原历史的现场,探求真相,更为要紧的是,通过历史的还原,让我们通过这样的梳理和探索,挖掘事件的根源,从历史中汲取养料,“冷静地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繁复折腾、反复跌倒。”(张鸣语)而这也正是历史所给我们的启示了。
109
《不曾苟且Ⅱ》,啄木鸟编。他们是一群秉持独立精神的写作者,带着满身才情,写下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他们不苟且行事、不苟且为文,行文恣肆,余味无穷。在这个时代,还能保存这一份情感,也是很难得的了。
110
《如此书房》,薛原编。在薛原编的《如此书房》中,几十个书房一一呈现,对于一个书房爱好者来说,不能亲临围观,在那些书房里作客,能纸上亲近,多少也是一种幸福。更何况,这些书房就像《坐拥书城》的中文版序里所说:“我们的书房所呈现的不只是学问知识,它们还把我们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相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