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2012年第6期)
(2012-02-10 00:56:05)
标签:
阿滢东阿《读书》西南联大微书话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039 卓越书单:《微书话》、《近松门左卫门选集》、《读书》十年(卷一)、《东京下町职人生活》。
040 最近,微读书很流行,@胡洪侠 《微书话》,@长安吕浣溪 《微书情》,@山东阿滢 《书林漫步》,@葛筱强 《读书札记》, 俺也凑热闹,写了个微阅读。
041 以前写过《周刊余话》,是关于 @天涯读书周刊 的故事种种,写了几十条。先后在一些报刊上发了下,最近整理电脑里的资料,又想着写一些。其实很多小故事,如果不随时记下来,可能就记不起来了。
042 《今日阅读》长期关注阅读的动态和状况。今年打算继续写《周刊余话》,交其刊发。昨天看《微书话》,忽然想到以《天涯读书周刊》为中心,这几年发生的点滴小事,可记的也不少了。
043 @阿滢 的《那一树藤萝花》,以书为主线,钩沉往事,记述了梁实秋、胡适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的逸闻趣事,以及与谷林、王稼句等师友的交往。写人记事,也都与众不同。
044 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目:@柳已青 的《绝代风流》 @罗不特 译《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联大八年》,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945 在《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提到了昆明人的性格,他们跟西南联大时常引发争执。1939年,冯友兰作了题为“云南人与外地人”的讲演,并发表在报纸上。后来,很多学生称赞他单枪匹马就解决了本地人与外来者之间的问题。
046 关于西南联大的评论看了不少,宏大叙事的多,但对联大精神内核挖掘还是不够的。在《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读到了许多不见一般史料的内容,作者的采访显然比二手资料靠谱的多。现在谈西南联大若是时髦的话,那么也是对当下的大学教育普遍不满了。
047 《读书》十年(卷一) ,按扬之水的日记列个书单,也一定很宏大了。虽然不是逐日记录,书的数量还是多的。其中的新书录跟今天的微博荐书类似。那时书的定价不高,一部120元的书,都觉得价格高的离谱了,今天的书价恐怕更高一些了。
048 另外,书里还有一些饮食记录。列的是菜名、消费金额,虽然简略也颇可见证一个时期的饮食风格了。但书中也有一些地方应该标示出姓名的地方没有标示,想必另有隐情吧。这并不妨碍书的阅读。
049 书里还有一些掌故,有详有略,有的不妨当史料看。偶尔书中穿插一些时政内容,可以弥补时代之背景。比如有次写钟叔河先生感叹做出版不易的事,说来,如果有沈昌文之气概,可能是另一片江湖了吧。
050 想起了彭国梁的《书虫日记》,连出二季,记得好玩的多,更少不了书账。同样的还有阿滢兄的《秋缘斋书事》,已经连续出了四编,而范笑我的《笑我贩书》也出了好几册,可惜后来的印量少,一般读者难以见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