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见了自己
(2011-11-19 08:50:09)
标签:
城市
人与人
车来车往
美食店
乡里
杂谈
|
分类:
生活剧场
|
当我们徜徉在城市的街道上,美食店,自以为是幸福的生活时,在老爹老母的眼里,会是怎样的想象?
前两年终于在城里买了房,父母却不肯进城,“每个月都要还别人的钱,哪儿能够去添乱。”这样的理由看似正常,其实是蕴含着他们的心思。终于拗不过,他们到城里来了,去餐馆吃饭,“太贵了。”跟邻居无法交流,一进家里,门都关上了,左邻右舍住的是谁,不知道。就连出去闲逛,过马路都觉得不大符合乡村的习惯,车来车往也成了喧嚣的代名词。
在老家的时候,哪儿会有这样的景象。他们的不习惯也可以理解。有的是很费解的,比如他们看见丢弃的报纸、饮料瓶都毫不犹豫地带回家来,弄得家里就像一个废弃的工地一般,杂乱,不仅如此,还声称为城市减少垃圾,顺便赚点零花钱,这话尽管我们不爱听,依然挡不住他们的“热情”,在老家,谁家没卖过这样那样的废品呢。
其实,跟父母处得久了,如果拿城里的眼光看,这够老土的了,看上去也不大靠谱。但仔细一想,可这也是一个城市的质朴所在。父母其实在无意地上一堂教育课,为什么我们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总是那么陌生,一点点热心总是被当成另有企图,原来人人只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得失,却忘了社会上的复杂问题包含了社会的因由关系——原来人与人之间还有信任,还有宽容,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失去了这些?
或许正是这样的反思让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乏味。父母到底还是不大习惯在城市里的生活,住了段时间,还是回老家去了,“老家有土地有庄稼,也接地气,在城里,人都悬空了,当自己是不可复制的人,结果呢?看谁都不是,这样的人,哪儿有乡里的淳朴呢?”
这话固然有道理,然而生活在城市里久了,也就容易把这样的情怀忽略掉,就像诗人谷立立所说的,在某处,我们看见了自己。而在城市里,因为有父母在,多少也令人反思城市的种种,是不是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靠谱,只看见那些利益的空间,忘掉了在岁月中的变迁,谁也不会在智慧上增加一点——我们的自以为是恰恰证明了我们对城市的态度是那么不正确。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