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出品 敬请关注
1120 诗人文佳君首部诗集《果然》出版。诗人刘春说,文佳君的对世界对生活中有一种越来越罕见的真诚与率直,他是一个跟你第一次见面就能够敞开天窗说亮话的人,他不避讳冒犯权威,不掩藏自己内心所思所想。
1121 收到 @曲梵0 兄寄来的《艽野尘梦》,早前,看过电子版的。这是插图本,插图是王志兴,@冯永锋 做了评注链接。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1122 《芙蓉锦江》今年第一期出来了。两个主题:芙蓉锦江九人诗选和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作品选辑。《芙蓉锦江》于2006年创刊,至今出版有11期,数量不算多,质量却可观,早上翻旧期刊,不免有些感慨了。
1123 陆续收到张爱玲的《异乡记》、《易经》和《雷峰塔》,其实,这几本书的争论不少,一是宋以朗的做法是不是应当,二是出版不被自己作者看好的书,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王德威教授对此有相关的话说。
1124 周四,宋尾兄主持的文化书评榜,迄今已经两年了,每次书评榜做六本书,分为好书、烂书,冯磊兄跟我主要撰写相关的评论,年底了,作为2011年烂书单推出来,还是引发不了不少讨论,这是好事,看书,不能只是一味地表扬吧。
1125 文化书评榜将好书定义为:文字好;故事好;气度好;睿智;启智;新知。或有一二,即可;所谓烂书,是误导或是败坏读者的趣味,粗制滥造或是跟风之作,总之,读了之后总有令你不舒适之感。
1126 三毛的书总是引人有兴趣读一下,但家里却没有相应的书,好在现在有了一册《撒哈拉的故事》,多少是可以读一读的了。
1127 汪曾祺的书,现在编的集子也有一些,没有他的全集,零散的买,也有意思,最近出的是《草木春秋》。这样的作家还有周作人,谈吃谈掌故,都有意味,难得。
1128 一直想读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的记忆丛书,似乎这是小事,记的人不多,可读的就更少了,为一个地方做传记,也有点味道,特别是旧事的记忆,更少了。肯定我们记住一个地方,不是靠地方志记住,而是这样那样的民间记忆所组成的。
1129 这样的记忆最好不是官方的书写,官方做的各种读本,看上去冠冕堂皇,不免粉饰太平,至于具体情况如何,还需要有心人做一些记录,这也是钟叔河所说的笔记的趣味,提供跟正史不一样的视觉,正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1130 《乔布斯和他的对手们》,姜洪军著。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只是截取了他人生的某些片段,给人一个侧面,就是这样的侧面也令人高山仰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