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英治的《三国》风味
(2011-11-05 10:04:46)
标签:
日本吉川英治《三国演义》《三国志》卑鄙的圣人曹操杂谈 |
分类: 书式生活 |
《三国演义》也好,《三国志》也罢,都让人读了欲罢不能,至于游戏《三国杀》,就更不要说了,《三国》之所以脍炙人口,大概就像解读哈姆雷特那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看法,但吉川英治的《三国》不可不看。大致说来,吉川这类历史小说家写的故事本身就好看,耐看——不知道风靡了多少读者,当捧起那一册册历史小说,悠游在历史的时空,不是穿越,胜似传奇,让人在小说中沉迷而忘返,相对而言,如果是学术类的书怕是早就丢到不知去处了。
确切的说,吉川版《三国》在报刊连载历时四年,震动了整个日本,这也是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日本三国题材的漫画、动画片、电子游戏等,大都源自此书。
吉川英治的历史小说兼具古典与现代的风味,其文清新隽永,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又如陈年好酒般历时愈久而愈见醇香。在《三国》中,我们读到的人物形象跟传统的表现手法大相径庭,说起来是吉川的视角跟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三国人物多少有点差异。凑巧,今年有作者写了册《卑鄙的圣人曹操》,看上去却不是那么有味道,且不说距离三国文化有多远,就故事本身来说,并无多少创意可言。
在《三国》中,吉川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这当然是脱胎于《三国志》,吉川英治在《三国》再版自序中说,回想写作这部作品时的情景,笔者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脑海中情不由己闪现的却是少年时代狂读久保天随先生的《新译演义三国志》,半夜三更犹猫在灯下不忍释手,被父亲责骂并逼着上床睡觉的情景。而这也是后来者读《三国》的感慨,川端康成曾言,在吉川先生的作品中,我会反复读很多遍,反复地、反复地,都读腻了地读,以致很多段落完全能背诵出来,但在每次读的时候还会涌出新的兴趣来,这就是《三国》。三国的历史风云早已沉入另外一个时空,但在吉川的笔下,他们一一复活,再次上演一出历史故事。
如果从中日对三国文化的理解来说,日本人的侧重点在于应用于当下,可总结为三国精神,而中国则作为历史遗产躺在历史长河里,有商业开发,却总觉得有那么一点欠缺完美,有点山寨。或许正因如此,读读吉川英治的《三国》,对当下的创意经济不妨有所反思,从而从精神上领悟三国的要诀,如此才能谈得上三国文化的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