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需要生物多样性

(2011-06-23 07:17:28)
标签:

东吴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河流

杂谈

分类: 这也是旅行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环保这事跟我没多大的关系,然而,就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周边环境突然变得大地不再绿色,蓝天白云也越来越少时,才知道问题有多么的严重。记得我刚到成都时,街道极为窄小,河流纵横,看上去不乏诗意,也显示了城市的温情的一面,现在是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这当然归功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这也是高兴的事。

有一天,走在锦江边,想找回当年“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印记,但是找不到了,河边依然有垂钓的人,但似乎没能见谁能钓上来一条鱼。河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我们把它整修一新,进行雕饰,就完成了河流的治理?但我知道的是,这样一来,它们看上去整洁的多了,甚至于会成为面子工程的一部分。然而,河流的改变却对河流是不是一种灾难,以前,白鹭飞翔,我们可以在河里洗澡,钓鱼,甚至于成为人们的饮用水,现在是不大可能了。那是,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作用,事实上是它们可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水质。本来这里的动植物能进行生态平衡的,但最近听说连暗河里的鱼类也面临着危机呢。

其实,每个城市都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遭遇到破坏,即便是像街道、公园这样的地方,我们很难再听到鸟鸣、路边只有观赏性的花卉,连树木都变得整齐划一。这个时候,我们发现,除了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之外,我们找不到生活的乐趣所在。甚至于我们追求的更自然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奢望。这样的奢望不断的扩大化,尽管城市不断的扩张,对城市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诚然,在科技发达的情况下,也促使了城市的全面发展,所以,小街小巷不见了,连小贩的叫卖声都换成了喇叭,这样的城市形象是越来越多了。我想,城市要发展当然没错,如果以失去生物的多样性为代价也是大可不必的。西方有句话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到我们还给他们的时候,是不是说,很抱歉,我们对地球没做好保护。

为了避免这样的遗憾,那就得在生活当中注意保护环境,这可以从许多生活细节入手。城市变得更美丽,我想那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问题。在城市的规划和绿化过程中,考虑到各种动植物的需求就很重要了。

2002年,建设部就曾指出,近些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城市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没有足够重视,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保护、利用不够;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的建设;大量引进国外的草种和树种、花卉;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大量移栽大树、古树;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破坏严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物种减少、品种单一;盲目填河、填沟、填湖;城市河流、湖泊、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面临强度开发建设;完整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安全面临威胁,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平衡,并不是矛盾的两件事,而是协调发展的。我想,动物们不只是生活在动物园里,若是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找到栖息之地,获得足够的食物,很多动物都会愿意与人类相伴共栖。这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这正如我在一份论文中看到的那样:

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生存的根本条件,它对维持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存生物多样性可为城市将来的生存、发展和繁荣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使城市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今天,我们对城市应该做的工作是,尽量让城市还原它的自然活力,而不是为了景观,牺牲掉我们的自然,不管是街道、河流,还是湿地、公园,因为它们才是城市的真正活力,一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更是靠它们自然的维系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