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不南迁,是个问题
7月16日,成都市政府暂停南迁的新闻一发布,就引来很多人的猜疑,南部的楼市是不是要崩盘了?这多少是有道理的。那鸟巢和芙蓉花开就成了一种摆设,不再是一种象征了。
事实上,政府南迁之时,成都市媒体同时受到禁令,不许在媒体报道中出现各种新闻的宣传和炒作。原因之一是之前,网络上就豪华办公楼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都有:新的行政中心总占地面积占地约255亩,总投资约12亿元,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
评论员刘洪波认为,如果它果真是一个特例,其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权力决定了财政投向、建设投向,浩大巍峨的宫阙就仍然会不断产生。那样公众眼中可赞的拍卖之举,未必不是成都自叹“时不利兮”的证据。
此次暂停南迁,政府又高调宣传,看重的是树立政府形象的最好机会。不少评论人认为这是好事。但对房产开发商来说,却未必是好事。《中国经营报》报道说,在2004年,和记黄埔以每亩206万的价格拍下行政中心背后1036亩的土地,使得这里的土地价格一路飙升。截至去年7月,合景泰富地产在南部新区紧临新行政中心一口气“吃”下3幅土地。其中南部新区仁和片区28号地块成交价高达每亩1265万元。这已经比当初和黄的土地价格高出每亩1000万元。这不南迁,可够开发商笑的了。
而对于是南部的居民来说,亦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是眼看就要成熟的南部新区飞了,生活得照旧,也许靠着政府,各种条件会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不南迁,自然也不会因为政府办公而造成交通拥堵等状况的出现。
不过,市政府不南迁了,是不是南边的楼盘会大幅下跌。那是一定的了。但也只是暂时的状况。毕竟是政府在那边投了那么多的银子,一下子不搬迁了,岂不造成纳税人的钱的浪费?
政府对此进行了解释:因为灾区重建政府要在公共设施方面投入相当的资金,由于资金缺口很大,所以为了灾区的建设,政府决定重新调整南迁计划,将政府新办公大楼整体处置变现,并将处置变现所得全部捐给灾区建设。并表示,已建成的新行政中心按南部新区产业发展定位妥善处置变现;保持南部新区新行政中心的地位不变,逐步创造条件择时安排机关整体南迁。
这只不过是政府树立自身形象的一个策略而已。但遗留的问题是很多的,比如已经搬到南部的单位在迁回来,如果再搬迁,势必这其中的成本由纳税人买单。“你好我好大家好”,也就成了个伪命题。
至于未来是否南迁,则是不是现在说了算的事情。不过,这以后有两种可能,一是政府再次南迁,把变现的房子回购,一是选择新地点建设新城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