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预算14:作业成本预算法
(2022-09-14 17:36:00)为了改进预算工作,在前面的节目里就建议预算的编制方法要用产出投入法。对于一些一次性的成本费用,推荐要引入零基预算来进行一个彻底地思考。除此之外,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字,以及要更好地指导哪些是盈利的产品或者服务,就必须要知道企业当中的成本推动因素是什么?
在财务会计里分摊到产品和服务中的成本,一般是按照销售收入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或者是按照直接材料占总材料的比例来分配,或者是按照直接人工占总人工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而这些传统的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商业活动中的一些其他特征,比如办公室空间的大小、人数、销售的产品数量等等。
所以基于这一考虑,就需要在预算过程当中引入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就是了解成本推动原因的一种更为全面的方法,把成本按照商业活动的推动的要素来进行分配。通过详细记录每一个人,每一项活动的花费和时间,可以在整个企业的基础上更准确的来分摊成本。
举个例子如it成本,仔细的思考会发现,很多老产品实际上需要很少或者是不需要it服务和支持的,反而是最新的产品会消耗最多的it成本。所以it成本就应该更多地分摊到新产品中,而不是分摊到那些容易管理的老产品中去。而采用传统的方法反而会导致错误的分配。这就是基于作业成本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