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性灵之真

标签:
君子剧本先知周显欣娱乐 |
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
彷徨来去。看了数个剧本,谈了数次角色,有我没有相中的角色剧本,亦有我未被相中的角色剧本。日子,便于这选择与被选择之间,弹指挥去。
收阅了一封落名vincent网友的来信,颇有意味,姑且不论其于我的析识解读之正误,倒是觉得,他(她)的信,为我提点出自己作为演员,当于职业生涯中的本质作派:持性灵之真。
我想,vincent应当不大会介意我将她(他)的信摘贴出来,即便或有不悦,亦权当我于今日对她(他)的致谢与感馈吧。
——
“…….
人生三个问题: 有什么,想要什么,如何用已有的来得到想要的; 即起点问题,终点问题,路径问题.
我估计你是把演艺工作当成路径而非终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选的这条路到真搭准了时代的脉搏. 真是个有智慧的女生.
尽管我不会像有些网友认为你一定会成功.
人生有性有命,人生的最高修养在于尽性知命,我倒相信你的修养,如果就是红不起来,就随他去吧,像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已属不易.在这个浮燥的社会里,在你的圈子里,你可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性灵之真,切莫让它受了伤害.
在西方,先知最早是被石头砸死(房龙的宽容),后来被毒死,后来被钉死,再后来被烧死;在印度,先知会跑出家门,到树底下去坐着;在中国,先知到最后回老家开馆授徒,悠哉游哉.
太有思想的人事业不太顺其实是很正常的,好在我们老祖宗教会了精神胜利法: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论语开篇便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西人莎士比亚也说在果壳内做我的王,可供资考. 但庄子莎氏之病在于把自己看的过高,此种心态之下意气终不得平.
不如孔子不拒不迎,温文而雅,人人不可尽为王,但人人皆可得为一君子.周显欣未必一定可以成为一梦露,但周显欣可以做保存性灵的最好的自己.
拍戏劳碌,保重身体.
Vincent
不知我是否阅至懂了。Vincent大概是希望我不为名利所累,不要为了追逐成名,而放弃、丧失好的品行伦德,她(他)鼓励我应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君子一般,保持性灵之真,永远做一个真人。
当然。致谢她(他)的言论而外,我亦当以性灵之真予以回复:“我是,亦能,并持以恒。”
常常对人说,生活,就像一本厚厚的选择题。你在不停的选择,别人也在不停的选择。选,是谁也避不开的事,碎至起床先刷牙还是先洗脸,大至生命该去此岸或彼岸……反过来看,其实每一个人,亦常常处于“被选择”之中。考试竞争,运动比赛,应聘职位,争取机会,评审排名,追求爱者,升迁提拔…….乃无不于众多竞争者中,或被选中,或被淘汰。
尤其,作为一个需要被各种各样剧本角色之制作团队横竖比对、内外挑选的演员。
大概,我于职业生活中被选择的时率,要比从事其它职业的人多得多、长得多、高得多。转行至今,其实,早已适应了这样的被选择与被淘汰,学会于一次次试戏、试妆、试镜中被选择与被淘汰之后,再次被选择与被淘汰,直到终于渐渐被选择而不被淘汰,终于渐渐不用试戏试镜而在角色与剧本之间得获一点去选择的可能。
一如这位vincent所说,持我的性灵之真,被选择地走到了今天。但,很清晰地,我依然知晓,只要我还是演员,只要我还从事这份职业,我将永远面临被选择。因为,被选择,是“演员”两个字里深涵的生涯本质之一。为“角色”而准备着被选择,为“表演创作”而等候着被选择。
孔子之不拒不迎,温文尔雅,恐除却其智儒之定、中庸之道而外,亦并非不若庄子莎士那般尽显性灵,只是,其性灵之真蕴,涵修之深远,早已不是我等可望尘而及。“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真实总是要表现到外面的。能不迎不拒温文尔雅地持以君子之道,其性灵亦必为君子性灵。君子,不会好鹜像王那样,只有选而无被选,但,于选或被选的面前,定能持性灵之慧真,诚意而为。
我是希望自己能得君子之道的,尽管这尚远且艰。至少,我该关心与重视的,不是会否红火出名,以而于果壳内为王,而是自己有无一份合乎职业内容与本质的性灵之真,能否如君子一般,无论于技力德艺,抑或思想精神方面,诚真而为。
有,才会被选择。选择真的有,才会被真的选择。
要做到的,便是选我之被选之所需,不断丰实自己,于所能及的范围与方面,识学存储,改进提升,修持一份中外统一的性灵之真,以此而为我的职业生涯作好准备,而不让将来自己被选择而后的决策人们失望,不去辜负他们给予的信任与帮助,得以心安,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