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学校任主任的牵线搭桥之下,学校艺术组和信息技术组前往宜兴外国语学校参观听课学习。
这是一所传说中的学校,年龄与我校相仿(他们建校于1999年,我校建校于1998年),当年是利用共有民办的政策,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广收优质生源,现在已经是当地最富盛名的初级中学。
听课学习之前,我们参观了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室。高中招收音乐、美术特色班级目的很简单——为了未来的艺术高考,应试的味道很浓烈,而外国语学校的音乐、美术特色班,兼顾着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专业发展,未来的学生不一定非要走上艺术之路,也许就是培养一种兴趣爱好,也许就是为宜兴紫砂培养人才,也许就是创建另一种复合型人才……由于招收的学生各方面均为优秀,画室里初中学生的素描已经是像模像样。
听课交流之后,学校老师建议我们去看看他们学校的果园和菜地,听罢甚是吃惊:一所学校里怎么会有果园、菜地呢?也算是去过好多学校,要么带领我们参观先进的实验室,要么带领我们参观漂亮的专用教室,要么带领我们参观特意建造的“摆设性”强烈的地方。这里,却要我们去看看果园菜地?怀着一份好奇,前往他们的“开心农场”。
远远的望去,果园的果树似乎是近年才栽种的,有橘子树,有桃树,有梨树……只是寒冬的降临,失去了原本生机勃勃的模样。
操场边,稍稍拐一个弯,一洼菜园映入眼帘。参观的老师们显然十分吃惊,也十分欣喜。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但由于工作的关系,很久都没有与菜园打过交道了。
http://s11/bmiddle/567c96aand08dc55e774a&690
走在菜园的田埂上,老师们说着眼前的菜名:这个是青菜,这个是萝卜,这个是白菜。有老师兴奋的说着:那边应该是香菜吧!还有卷心菜呢!年轻老师则犹犹豫豫的猜着:好像是韭菜吧!是不是菠菜呢?……
在菜园一边,居然还摆放着如今很罕见的农耕工具,有车水的,有锄地的,有清理淤泥的,有脱粒的,有堆谷子的……年纪大一些的老师基本都能一一说出名字和用途,80后的年轻老师基本不认识这些劳动工具,只能听着我们这些老教师介绍,每每听到用途和使用方法时,嘴里连连发出:这样啊!
http://s7/bmiddle/567c96aand08dd36d08b6&690
据外国语学校老师介绍,这个菜园原本是学校的一栋宿舍楼,由于现在寄宿的学生比起以往少了许多,原本的老宿舍楼拆除之后,就建成了一洼菜地。
很是佩服外国语学校校长如此新奇的想法和做法。当下,很多学校的校长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的工作效率,学校的名声利益,虽然口头上大张旗鼓的说着“素质教育”,可真正到了现实的时候,还是认认真真搞好“应试教育”,分数是学校的命根子,是学校声誉的保障。而这位校长想到的是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居然五谷不分,不管父母、老师如何教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懂得农人辛苦的他们怎么会真正理解诗中的真意。
http://s7/bmiddle/567c96aan7b416247bc06&690
每个年级一小块菜地,在劳技课上,在课余时间,在饭前饭后,到自己的菜地走走看看,既可以观察蔬菜生长的过程(比起生物老师在课堂里空对空的知识讲解,显然要有效的多),又可以体验先辈的劳动生活,更是可以学得书本上、课堂里无法学得的知识。
这洼菜地不大,却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洼菜地不小,它是学生们完善自我的绿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