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祭文:琐琐旧事最牵魂
——古代“三大祭文”读后感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啊,无论你在野外伫立在寒风凄凄的墓地,还是在家中凝望遗像遗物,这时对已故亲人的思念,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留在心灵深处的印痕大多只是日常生活中亲人的音容笑貌、琐事絮谈了。
古代文人曾写过无数的祭文,打动人心、流传于世的有著名的“三大祭文”,它的特点就是叙述个人家常琐事而又感情至深,令人动容。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在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为祭他侄子十二郎,写下一篇祭文——《祭十二郎》。韩愈有兄二人,长韩会,仲韩介。十二郎名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韩愈三岁丧父,亦由长兄韩会与嫂抚养成长。从小和十二郎生活在一起,经历患难,因年龄相差无几,虽为叔侄,实同兄弟,彼此感情十分亲密。
祭文追叙他与十二郎孤苦相依的幼年往事,融注了深厚的感情。祭文回忆嫂嫂常常一面抚摸着十二郎,一面指着韩愈说:“韩家两代,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韩愈回忆说:“那时你还小,恐怕已记不得了;我那时虽能记得,但也不懂得她话中的悲酸。”字里行间,凄楚动人,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语语从肺腑中流出。
北宋熙宁三年(1070),时任青州知州的欧阳修,为祭已去世六十年的父亲欧阳观,写下了祭文——《泷冈阡表》并刻在他父亲墓道前的石碑上。父亲亡故时,欧阳修年仅四岁,无法知悉父亲的生平行状,就巧妙地以其母太夫人郑氏之口,从侧面落笔来写父亲。祭文表现了父亲的孝顺与仁厚,同时又颂扬了母亲的贤良。
祭文回忆欧阳修父亲岁末祭祀祖先时,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父亲也会流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祭文又回忆母亲往事,无论家道中落,还是家境富裕,都以俭约原则持家。母亲说:”我的儿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俭约一些,才能度过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难。”欧阳修被贬夷陵,母亲言笑如常说:“你的家本来就贫贱,我已经习惯这种日子。你能安乐对待,我也能安乐。”文中琐事琐谈,不事描绘,娓娓道来,真挚感人。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冬,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其三妹素文去世后八年,写下一篇祭文——
《祭妹文》。袁枚的三妹素文,婚姻很不幸,后来回到母家“侍母倚兄”,长斋度日,终于忧挹而亡,死时年仅四十。文章追溯了与三妹的生前相处,从儿时嬉戏、书房共读,到归家后“侍母倚兄”,直至生离死别。种种琐事,极写他们兄妹间的手足情深。
“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
“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啧啧’称赞。”
“我二十岁去广东,你牵住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以及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
“前些年我生了病,你整夜都在打听、探望病情,减轻一分就高兴,加重一分就担忧。后来虽然我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半卧半起,感到没有什么好取乐消遣;你来到我的床前,讲一些稗官野史中使人好笑和使人惊奇的故事,给我带来一些欢乐。”
祭文写道:“……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的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悲恸之情,无尽哀思,都在种种琐事之中!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祭扫图》
除了“三大祭文”,还有一些祭文也是写的极好的。如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苏轼在祭文中追忆了那些细碎的往事,看似平淡,却字字流淌着这对夫妻相敬相爱的真情。最使东坡难忘的在凤翔的四年,那是他创业时期,能与自己共度艰难的就唯有妻子了。公事之后归来,妻子总是问寒嘘暖,乐知其详;每次外出,妻子总是反覆叮咛复述公公往日的嘱咐;看见东坡的来客,妻子总是“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令东坡惊异的是,妻子的识见是那么卓绝,观察那么敏锐。其实,像办事谨重、交友须慎这些简单的道理,苏轼焉能不懂?但他总是细心地领会,认真地听取,因为他知道那里包含的正是妻子浓浓的爱啊!
近代不少文人也都写过追念亲人的祭文,文中也是琐琐屑事的追忆最感人。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里,通过自己童年九年中的几件小事,委婉平实记叙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其中有一件事,让胡适永铭心间,也让读者深深感动。有一次,胡适害了一年多的眼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非常着急,后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巴金的《怀念萧珊》堪称现代祭文典范。巴老用浸透着血和泪的情愫,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委婉、细腻、深沉的笔调,真实地记录了妻子在生前的最后几年里与自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难忘生活。一个个普通而又难忘的琐碎小事,都浸透着血和泪的倾诉,给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们在难以忘怀的震撼之后有一个深深的思考。
“三大祭文”无疑是中国古代祭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种种琐事,情深意长,叙事与抒情融合无间,叙事真切,感情深挚。作者的文笔朴实无华,直抒胸臆,感情如决,一气呵成。
“一丝柳,一寸柔情。”读着这样一篇事琐思长、语浅情深的祭文,谁能不被它的温馨怀念所打动?谁能不为作者的凄怆永诀之辞而感动的泪花涔涔?这是挚爱的升华,真情的洋溢,自然蕴含着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其实,今天我们普通人怀念已故的亲友,亦莫不如此。回忆与已故亲人相处的平凡岁月里每一个日子,回忆已故亲人每一个小小的举动,至今都会让我们在心中荡起思念的涟漪。平常日子里,一件件普通而又难忘的琐碎小事,都留给了我们绵绵无尽的思念。琐琐旧事看似平淡,没有重大事件那样使人强烈震撼,荡气回肠。然而,“平淡有思致”,平淡生活中有深厚的含蕴,这就是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