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楚芸工作室
楚芸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2
  • 关注人气:24,3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一生从无败绩,为何四十

(2020-02-25 22:27:09)
标签:

转载

洪武二年七月七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暴毙而亡。常遇春的意外离世给朱元璋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年仅四十的常遇春为何突然一日之内暴毙而亡?史书仅以“暴疾卒,年仅四十”寥寥数语将常遇春的暴死一笔带过。从常理来推断,对于大明王朝创立有着汗马功劳的一代悍将,其离奇的死因史料竟然记载的如此简单,这完全不符合常理。于是后人对常遇春之死有如下几种猜测:

一、功高震主被朱元璋所害。

这种猜测可以说完全不靠谱,首先结合当时朱元璋所面临的形势我们便能轻易的推翻这个结论。元末农民起义大军中,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除了朱元璋的割据势力东有张士诚,西有李思齐、明玉珍,东南有方国珍,北有蒙元帝国等各方割据势力,朱元璋在这个时候不大可能自毁长城,自断臂膀来损耗自身的战斗力。常遇春的长女常氏嫁给了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朱标为太子妃,这更足以说明朱元璋与常遇春的关系非同寻常,更不可能因为功高震主而害死常遇春。

二、戾气太重,杀降过多,天理报应。

据史料记载,常遇春杀戮过重,到了无以复加的变态地步了,究竟变态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二。据说常遇春每攻下一座城池,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忙着屠城,一次在常遇春在睡梦中梦到平民们极力反抗自己,并被平民侮辱,于是愤怒的喊道“此地刁民,实在该杀”,当时手下的将士以为这是常遇春下达的命令,立刻进行了屠城。等他醒来,发现军士都不在军中,常遇春马上惊出一身冷汗,急令收兵,这时大军已屠城20里,戮杀平民无数,血流成河,满城尸横遍野。

1359年,常遇春在攻克九华山时,陈友谅军队近4000人被常遇春生擒。当时常遇春不听徐达的苦心劝阻,私自将降兵全部活埋,这也直接点燃了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的导火索。综合种种迹象表明,常遇春肆意杀戮的确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若与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白起相比,常遇春的屠城杀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所以提出常遇春暴毙与杀降有着因果报应的说法未免太过于迷信。

三、感染瘟疫,不幸身亡。

这种说法更不靠谱了,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北征的常遇春时值七月份,从中国地理气候上来看,南方与北方每到七月份,都是极为炎热的季节,而瘟疫一般产生于春秋季节。加之瘟疫都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动辄上万人的行军队伍中,其他人没有感染瘟疫而唯独常遇春感染,这种解释从医学上讲可能吗?因此以上种种说法都是以讹传讹的道听途说罢了,

那么常遇春究竟怎么会突然暴毙?

我们可以从常遇春常年征战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一军的统帅,常遇春却总喜欢冲锋陷阵。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就曾提醒过他:“身为大将,顾好与小校角,甚非所望也”。当时常遇春“拜谢”,可是到了战场,依然我行我素,“单骑突其阵”。在二十几年的征战中,常遇春多次负伤,加上不停的征战,居无定所,食无定时,身体可能积劳成疾。

大军北征从5月出发,到7月班师,正值盛夏之际,天气炎热。一路上常遇春既要制定作战计划,又要披甲冲锋陷阵,体力消耗极大,虽然表面上没事,但身体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况。而柳河川位于现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境内,7月间虽然气温高,但昼夜温差极大。而常遇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患上了“卸甲风”而暴死的。

可以想象,柳河川地区白天天气炎热,常遇春又重甲在身;到了晚上气温凉爽,他不顾身上的汗水,立即卸去盔甲,引发 “中风”之疾,连带着多年伤病,身体达到了极限,加上大军远征,没有良医,遂不治身亡。

常遇春的死亡之谜如同历史的黄沙掩埋了一切,今人早已无从考证,然而太史公司马迁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虽然不惑之年的常遇春暴毙于疆场,但其勇冠三军,披坚执刃,勇往无前,浴血疆场的英勇事迹却永远激励着后世华夏子孙,塑造出了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汉民族风格,成为后世之人引以为傲的学习典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