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城市在建设,文化在消失,你的家乡不见或淡化了哪些春节风俗

(2019-01-29 09:54:51)
标签:

转载

每逢春节,除了令人期待的回家过年,还有那些古老又传统的风俗。比如买年货、贴春联、挂年画、吃年夜、守夜、压岁钱、吃饺子等等。从腊八节开始,中国古老的传统春节就已经开始闹腾的忙活起来了。但随着城市建设和时代发展,不少风俗习惯都已经慢慢消失,失去传承。最为直观的就是炮竹烟花的禁止燃放。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a568da52c71247bd8b8ea34788178bd9.jpeg

虽说城市里的春节愈发冷清,但农村里的春节也未必就显得热闹。不少年轻人都感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与小时候的氛围相差太远了。这也许是我们长大了,但更多的是古老的风俗习惯已经在消失中。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02fb59c364ae40e1b0c0daf1a27591ad.jpeg

为何我们会怀念小时候的春节,仅仅是为了压岁钱和新衣裳,好吃的零食和丰盛的一桌子菜吗?显然不是。就我自己而言,每到快过年时,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跟着大人去打年糕、做送灶粑粑、打糖(就是今天超市买的花生糖,芝麻糖等等)。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c130e2cd31b34764978322d8dea2d91d.jpeg

但这些在我读完小学之后,几乎就开始走向消失之旅,也只有送灶粑粑仍会继续,但令人遗憾的是最传统的制作方法已经改变,大人们紧跟时代脚步,对于粑粑也是“投机取巧”,蒸出来的粑粑既不好吃,也没有年味。年糕和糖粘也都去买现成的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bb44266c1b62409a9892a15cfd50034a.jpeg

在过了除夕之后,属于中国的传统春节民俗依旧延续着,有的地方兴庙会,有的地方会舞龙,有的地方会舞狮,还有的地方会踩高跷等等。环境不一样,文化不一样,各地民俗也都在展现着中国古老文明的不同精彩。在我的记忆里,安徽人是喜欢舞龙的,但皖南皖北又有不同文化,各地区风俗也不同。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ddc6ff70f8a74180872af8a10675da1a.jpeg

记得大年初三初四,一支舞龙的队伍就从出现在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会请舞动人进堂屋,然后放鞭炮,给香烟。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店铺,更是隆重,每家门店跟前都摆好祭祀的桌台,邀请舞龙人进门店,在一阵敲锣打鼓中,求得新年吉祥,鸿运当头。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6d3a40538e6440e786a9d810ab11c8db.jpeg

但这样的景象,我至少已有15年之久没有再见过。最近一次见到的还是在2017年的春节之后,带着母亲去旅行的路上,再次看到了这样古老的景象,但比小时候更为古朴传统,而且隆重。母亲看到之后,直呼她已经20年没看到这样的舞龙活动,并直言我小时候看到的舞龙,已经是简化版的。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e860a001d0744fe59c58b54afa0f2385.jpeg

传统的舞龙往往是在晚上举行的。小镇的街道上,挤满了当地人和游客,本是一条没有任何特色的街道,因为舞龙而显得极为神秘。当烟花炮竹于夜空中璀璨盛放又响亮的时候,弥漫着烟雾的人群里,一支穿着类似戏服的队伍,红红火火的出场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447c283d0cb84494b4215254a6ada1de.jpeg

乍眼之下,略显诡异。虽说重点在舞龙,但内容却相当丰富,还有抬轿的、花灯、仙人、仙童。比起传统风俗舞龙,当地人称这场风俗为“闹龙灯”。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112e431b135d4f66904073971f3b4c10.jpeg

人们为了祈福新年吉祥,鸿运当头,都会请他们来店内“闹一闹”,舞龙人最先进入,随再是仙人、仙童和抬轿的。有些门面小的店,往往被挤得水泄不通。当上一家还在“闹”的时候,下一家依旧摆好了祭台,水果蜡烛香烟都备好了,一是给神明准备,二也是为舞龙人准备。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668685c0fb704d78a46228218760ba5b.jpeg

过去,通常准备的是鱼肉鸡肉,条件好点儿的会摆上猪头肉,但现在人们也不讲究了。在随着消失的民俗又活了一般,能如此闹腾已经称奇。这“闹龙灯”也给大多数年轻人都开了眼界。但让我难忘的是母亲当时看到这些的时候,激动得泪水汪汪。有时候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人智慧和风俗仪式,也是一代人心目中的记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6ba84ec424514d65b506a18a5df4b940.jpeg

记得去年11月在香港旅游的时候,于庙街也看到这样的风俗,但是为舞狮活动,每个商家为了讨个好彩头,会请舞狮人进店或在店门口进行讨彩。当时看到这样的场景,甚为激动和感慨:想不到像香港这样的一座国际都市,还能保留着如此传统,且都是年轻人在传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3/1cf75282d68c4cc9848cffa3a5a724f9.jpeg

而我们的家乡呢?虽然努力在建设,在发展,可文化和风俗却渐渐消失了,或成为表演性的东西,令人无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