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全国楼市一片悲观之际,网爆钢城唐山行将崩溃一说,这印证了一个无情的现实:楼市,救市已经失去意义。
钢材反映楼市,钢价跌至十年前的水平,意味着重工企业的艰难,更印证实体经济触礁了,而实体经济没有好转,带来的是货币刺激只能吹泡泡,保障一定的速度,而现在政府明确表示,不追求盲目发展的速度,追求高质量平台上的正常速度,有拨云见日之感。
银行里,房地产级次的降低,只是表象,问题的根源还有于流动性,现在的情况是:流入房地产的钱,往往有去无回,除非市场放暖,银行即使放宽,也不敢如以前那样真实的放宽,充其量做做形式,某些城市的某些客户可能获益。
这两个关键因素影响下,楼市属于购买力无以为继,不是任何政策的松动能够产生立马效应的。
与此同时,增加服务产业的就业创业效应,鼓励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大量推进城镇建设与棚户改造,大规模集中投放国家型项目,这些实际短期内缓解了楼市危机导致的经济侵害。
因此,
放松限购限贷,放宽房地产融资条件,鼓励信托及私募资金进入主流市场,都不属于有效的救市政策。
真要救市,以下方法方式可供借鉴:
1、增加土地供应,清理存量土地开发节奏,杜绝囤积居奇;
这种办法首先清理供应这个源头,让一些投机型开发商死去,或者降价求生,再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形成新的预期环境下的供应,这种供应更为有效。
2、加速不动产及土地资源的产权流动制度建设;
这个办法有利形成新的购买力,也吻合当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选择,即人口城市化。
3、在不动产登记联网前,释放一部分非规范产权物业,有效补充市场供应;
所谓堵不如疏,就让那些投机分子赚点钱,可以快速形成二手市场放量,变相也可以促进新房市场降价。
4、实施短期的货币还迁;
多数城市已经透支土地资源,相反,老城还有许多改造地域,这个时候实施原地还迁加大了财政压力,不如实施货币还迁,产生的购买力扩大消费半径,拆旧建设的新增供应可以在更高的基价基础上实现商品化消费。
5、经过上述洗牌,再全面通过市场化手段动作房地产,让行政调控政策退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