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际上,那些不担心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房价及房地产形势的人,就没有必要担心中小城市的房市及其行情,当然讨论这个问题隐含着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信贷消费正常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利率为金融的关键工具,如果国家实现行政调控,谁也决定不了房价行情,如果国家中止发钞并严格发展实体工业,说白了,实施货币控制,不提供个体按贷,谁都能相信房价会降。
这个前提不可能实现或全年实现,因为房地产还没有市场化,另一个原因,证明这个前提无法正常实施,就是经济的动力不可能迅速脱离房地产,房地产市场化还刚刚开始。
除了掐断银根外,三个方面佐证今年依然是个好年景,局部还会量价齐涨。
1、供求关系:
如果单看供应总量与需求成交数字,可能会有许多城市呈现供过于求,但在任何城市,均存在区域性的供不应求、所推出产品结构上的过剩,一线二线城市刚需与上层消费均有供求失衡,这是房价无法正常反应市场真实的根本原因。
针对高端消费而言,无论哪类城市,均有持续的行情,大城市的需求半径及覆盖率均比较高,限购限价背后隐藏着真实供求关系的紧张,一旦行政手段退市,这些地方的房价必然上涨。
在低一级城市里,高端供应本就不足,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剧,一些改善性需求向更先进的中心城市移动,导致以刚需支撑的这些城市,每年均有较好的行情,象山东的临沂,去年就有费县、沂水市两个县消化量超过100万平米,沂水更超过130万平米,郯城一个县的库存消化量就达到21000套。这些旺销局面的背后,主要是两极消费非常普遍,并且均价相对接近,各取所需成就了旺市。
2、土地指标与出让到供应的周期:
实际上,地根紧缩是过去两年房价在严格调控条件下依然迅速上涨的根本原因。
地王产生,导致毗邻区域项目房价上涨。
而消化的对象却是三年前的土地价格基础上出让的用地,利润依然包括了土地利润、项目开发利润,促进了开发商更进一步扩张,为持续的房地产发展行情奠定了基础。
3、消费结构与去库存速度:
纵观整个2013年,县域平均去化库存量达到21000套左右,达到史上新高,县域城市占地级市去库存比首次达到45%,这充分证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行情已然非常好,不象传说那样悲观。
新近发布的全国房地产行情更显示出一线城市价格涨幅有所回落而在适当调价基础上,成交量仍然维持优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