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从长远来看无法恢复过去黄金般的好市,但未来两至三年依然属上升期与黄金期。
首要原因来自于供求关系倒置:
虽然政府不断强化调控,但多年积习决定了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抑或县域,供求关系倒置将决定房价还得上涨,并且伴随持续的正常走量。
供求关系倒置不是新鲜问题,但很少有人去研究供求关系的社会性质,仅从供求关系经济属性去看问题。其实,供求关系影响房价根本原因不来自经济学解说,即供不应求决定房价涨,而是供应结构决定房价涨,试想,如果市场上的房子全都是几十个平米的,还会象今天这样离谱吗?为什么涨,还涨得离谱,是因为供应结构,有人根据研究做出了别墅,有人做出了洋房,只有少部分留给真正需要房子的,这种客户决定式或者地段决定式供应结构,催生的是大量货币向房地产集中,从而催涨房价。
供求关系影响房价的另一重大原因来自资源,资源是稀缺的,因此无论供应多么充足,只要资源分配或者说资源的生产力分布不均衡,房价涨便变得必然,比如,去掉北京的首都、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政策寻租资源、消费终端资源优势,北京房价还会有今天吗?
不过,因为不断的行政调控,确实导致供求关系紧张,更多城市更多区域呈现的是供不应求,而且,作为土地这一源头资源的匮乏,自然可以产生房价上涨的结论,但不会是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市场调节主导的改革价值观,决定了调控的去行政化与经济发展的去房地产化高度负相关的非常关系,即越是面临调控的去行政化,经济发展的去房地产化程度越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房地产关联程度密集,无论过去讲城市化,现在讲城镇化,过去讲政策住房,现在讲保障性居住,或者诸如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中间性结构调整,都与土地及土地上盖密切相关。
一旦调控去行政化实施,降低了经济发展的去房地产化程度,自然会形成资源向房地产或关联房地产要素的急剧集中,最终哄涨房价。
最明显的缩影,是城市群、CBD建设、开发区建设、城市复古化浪潮,哪一环都直接导致所在区域房价的快速上涨。
其次是面粉与面包的价格倒置:
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既往的倒置关系要理顺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二是已经倒置的关系未来两至三年将直接通过转嫁催涨房价。
指数显示2012年地价溢价率为36%,2013年前三个季度则上升为71%,并且地价上涨伴随着一线城市单价地王与总价地王复合产生、三四线城市地价涨幅快速跟进。
在房地产采取市场化发展的思路后,既要消除土地财政,理顺面粉与面包的倒置关系,又要消化已经产生的地价泡沫,即将已经出让的高价土地转化为未来的新房供应。
显然,在政策市没有完全退市,投机性依然明显,投资空间依然巨大而转嫁成本的路径相对唯一的当前市场环境,房价只有一条路可走,即继续上涨。
这里还得提提空置率的问题,即使统计数据不真,没有6000万套空置,实际加上持有环节,这个数字应该不假,空置率背后的重要问题是“既得利益群体”,而这个群体由于调控原因,即因为调控,导致刚需快速入市,相对可以说让中国提前向中产化迈进,而如何利用并提高中产比例,又成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核心,想要房价降,这些既得利益群体会答应吗?
而且,这些中产标签下的既得利益者,2010年后的购房者主体部分是合理消费,房价一旦全面下降,无异于暴乱或者强行刺激泡沫的自然破裂,谁也不愿意看到。
让无产者加入到有产阶层的行列,是任何发展中国家(指正处发展周期的国家)必须的步骤,这或可解释为什么本届政府坚持市场化的完全改革。一种较为可靠的政策选择是,通过政策补贴,让无房户变为有产者。
其三来自于垄断前夜的繁荣环境:
多轮调控与重新洗牌后垄断程度会有所提高,而往往于垄断真正形成的前夜,会出现回光返照式的短暂繁荣。
笔者仔细分析了开发商集中度这个指标,看一个城市的房价,看开发商的集中度即可,比如烟台,有万科金地保利等,不去也知道房价绝对高于威海,在青岛的一个小城即墨,自从万科类地产进入后房价平均涨幅便没有低于过两位数。
便于说明房价上涨以及未来两至三年房地产处于黄金期的模型是:前沿开发商以一线城市为根据地,向二三线城市覆盖渗透,以市场占有率作为获利工具;一线城市的中下游开发商以三四线城市为根据地,向二线城市稳步迈进,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它们的共同点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未来两至三年,恰好处于:小城市放开户籍限制,中等城市提升文明指数,一线城市成为富人的猎物,所以全面普涨将是主旋律,此前恰好是基于调控催化完成垄断的基础工作。
其四来自于城市资源兑现后产生的城市化高潮:
不妨设想一下,十八大以后货币投向,笔者认为以拉动内需为特点的将主要集中于城市资源的合理兑现、政策性住房建设、城镇化、多核化多中心式城市扩容,这种背景下的城市化高潮肯定会导致房价上涨。
一方面是清理土地财政,多数地方政府会加速一级市场的效率(提高容积与建筑覆盖率);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面临偿债高峰,不得不加速二级市场的开发速度(缩短土地出让到开发的政策时间),并且将这两个方面的事由以上述城市资源的合理兑现、政策性住房建设、城镇化、多核化多中心式城市扩容等主题来表达。
最终的可能是:未来两至三年房地产价量齐涨,城市化高歌猛进,稳增长全面丰收。
但,欠的债迟早要还,也许真有那么一天,房子多了,没人住了……因为,中国那么多砖家,提出人均居住面积过80平米要征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