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则信息:新楼盘大举入市会否致量价齐扬?里头暴露的一个重大矛盾,官方公布的销售均价没有涨,供应量明显增加,空置量也增加不少,但一老百姓走遍三镇就是难以买到价格在四千元(均价三千八)以下的房子。这个矛盾表述一下就是均价范围内找不到低于此价出售的房子?如同中奖公告言明一等奖是一辆富康,结果谁也没有中奖,而且我们不可能一一拆开来检测。
由此推断:政府或官方、开发商、购房者与媒体三方中必有一方弄虚作假。法律关系在处理这档事儿的时候,会使用“合情合理的推理”,购房者与媒体对低房价有准确期望,故推断不做假方;剩余的问题变成:政府或官方、开发商肯定有一个在做假?
本人坚信,这是全国房市的普遍问题,也是人们质疑的问题。这有点象身上长的一个脓包,怕痛他就永远痛,因为不予以突破它总处于“能量饱和”,长痛不如短痛的话,最理想的办法就是针刺,这叫“能量释放”。但能量饱和到能量释放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有被感染之嫌,治标不治本。中医给出的答案是:局部戒严(不想用麻醉一词),重者“刮骨疗毒”,轻者“剜之”。一张被污染的白纸,一张去了一个角的干净纸,虽有残缺,但管用。
是时候选择了!
针对当前高房价及数据满天飞的现状,实施局部戒严,集中诊治。通方如:
1、政府专职机构负责充当联络人,职责如下:登记市场中合法房源,并按保障与商品两大类区分、登记具有明确意向的购房者也按保障与商品两大类进行区分,由政府选择黄金分割点。
2、购房者与开发商产生交易后,必须至政府专职机构完成履约手续,由政府主持交割。
3、在上述前提下定期公布房源房价及保障住房信息。
4、由民间提供独立审计。
当官方均价下人们能够买到一套及以上均价以内的房子,民间审计机构出具报告认可其公允程度,戒严革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