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的思想集中点过于市场化,无法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妙招治治这房产病。怎么办?从列宁的著作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答案,时过境迁。兴许把房产放在社会这个大系统里,检修一下还成,当今不仅仅是房产病,更多房产病源自社会病。
市民素质与城市人文
还是先看看各方代表对这个社会的评语吧。
文化人说,浮躁;经济人说,广种薄收;企业家说,急功近利;社会学人说,男盗女娼;政府人说,跑步进入;领导人说,又快又好。
上述答案各持一说,各秉一词,各守一山。恰恰说明,社会系统化的重要性。但系统运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系统的免疫力。当今各种过热病、房产病、浮夸病,如不根治,将破坏社会系统的免疫力!
免疫力的提升与增强,重点又在于素质,对人主要是市民素质;对事,主要是城市人文。
所以,提炼市民素质的内涵,形成有效的市民素质,有继承和革新基础上建设城市人文,才是理清社会问题的关键,房产病的医治,当以此为基础。
住宅产业与居住环境
无论如何争论不休,住宅产业化不容置疑。当前的房产病,就是一味追求产业化而忽视产业链涉及的居住环境问题。
产业视点:拿地,规划,论证与修正,建筑施工,开卖,物业管理,收费保安保洁,紧跟党走的所谓社区行或社会活动,完事。
居住环境不仅仅是由产业来提供的一定空间、有绿化的空间、有文化点缀的空间、有人住的空间、有应付社会检查的空间、有能产生就业机会的空间、有做生意的空间。
居住环境不是租赁性服务,即出钱找服务,求得生活的顺利与事情的解决;居住环境也不是营销所追求的物境、情境甚至意境。居住环境就得实现里头人的安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安居与居住安全不同,安居涉及心理活动,买的值不,住的舒服不,服务贴心不,配套能否满足居住人群的需要,有了问题是否有制度与人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体现一点人情味。
粗放与集约
粗放与集约这两个词从小平同志掌权以不提起至现在,无论与计划绑在一起,还是从属于市场调节,抑或结合市场经济的实施。光经济结构调整与这两个词的关系政府就得几个五去理。
项目开发要搞集约经营,城市化也要搞集约经营;
可见资源要提倡集约经营;无形资源尤其是人才也要提倡集约经营;
商品房靠市场化的集约经营;保障房靠政府的集约经营。
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整理一下系统,不须重装。则房产业会获得长治与久安的前提条件,免疫力强了,什么都好办了。
加载中,请稍候......